接種疫苗副作用 輕重因人而異
專家稱強弱與實際效果無關
【明報專訊】有關疫苗副作用的新聞頻頻見諸報道,大家對於副作用的情況也是非常關注,對是否出現副作用都是患得患失,有了過多解讀,這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
如在接種後只出現頭疼或一些輕微的不適,大家可能會感到欣慰,覺得疫苗正在起作用,喚醒體內免疫系統開始運作。因此﹐當人們發現沒有任何副作用時,他們便開始緊張,擔心疫苗沒有發揮作用,或者是體內的免疫系統根本沒有反應。
美國麻省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傳染病和免疫學專家芬伯格(Robert Finberg)解釋,上述看法與實際情況不符。
「人體的免疫系統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對任何疫苗的外來分子產生反應。最初的反應是由於先天免疫反應引起。只要細胞發現如病毒的任何異物,就會激活該系統,目標是消除入侵者。這被稱為嗜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白細胞,衝向入侵者並對其進行破壞。」
這第一道防線相對短暫,持續數小時或數天。而第二道防線則需要幾天到幾周的時間才能啟動並運行。這是持久的適應性免疫反應。
「它依賴人體免疫系統的T細胞和B細胞,學會識別特定的入侵者,例如冠狀病毒中的蛋白質。如在未來的數月甚至數年後再次遇到入侵者,這些免疫細胞就會認出這些似曾相識的敵人,並開始產生可將其殺死的抗體。」
所以新冠病毒疫苗大約需要2周的時間,才能發展出抗拒病毒的長期保護性反應。
剛打完疫苗後的第一天或第二天,接種者注意到的「副作用」,其實是先天免疫反應的一部分:即身體的炎症反應,旨在迅速清除進入人體內的外來分子。體現為發燒、肌肉疼痛和注射部位不適等。
而這種炎症反應的輕重程度並不一定與長期免疫反應有關。以兩種mRNA疫苗為例,超過90%的接種人群產生了保護性的免疫反應,但只有50%的人出現某些副作用,而且大多數是輕度的。
接種者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身體的保護性免疫反應已增強到何種程度。最重要的是,接種者無法根據外部檢測到的信息,來評估疫苗在體內的運作情況。不同的人確實會對疫苗產生較強或較弱的免疫反應,但注射後的副作用,不代表是強還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