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正全力研發針對變種病毒疫苗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昨日(24日)透露,科興和國藥滅活疫苗對南非變種病毒的保護率有所降低,目前正全力研發針對變種病毒的新冠疫苗。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表示,腺病毒載體疫苗對亞裔的保護率相對更高,並且單針14天就有60%多保護率,對應急防控非常重要。
《羊城晚報》報道,中國工程院2021年醫學科學前沿論壇昨日在廣州召開,鍾南山和陳薇等20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受邀,並以視像形式在線上報告。鍾南山表示,當前遇到的主要矛盾是新冠病毒的變異。目前出現的變異毒株有來自英國、巴西、尼日利亞、南非等地。「對於南非的B1351變異毒株,我們目前使用全病毒的滅活疫苗,也就是最常用的科興和國藥疫苗,針對這一變異毒株的保護率有所降低。現在正在全力研發針對變異毒株的疫苗。」
陳薇:腺病毒載體疫苗更能保護亞裔
鍾南山說,目前世界範圍內新冠疫苗還有不少問題未解決,比如「接種疫苗後的保護持續時間有多長」、「打兩次甚至打三次,能不能進一步提高病毒的保護率」。他表示,中國目前有近50款疫苗在研發過程中,全世界有200多款疫苗正在研發。如果能夠找到綜合、通用、可普及的疫苗研發指標,就能夠將更多的力量用在刀刃上。
由陳薇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2月獲批上市,僅需接種一針可起免疫作用;不過該疫苗在內地全民接種中甚少應用,據指近期被用於爆疫的雲南瑞麗。
陳薇介紹,腺病毒載體疫苗單針14天就有60%多保護率,對應急防控非常重要,6個月以後再打一針,免疫反應大概有7倍的增高,保護率能在90%以上,而且過程安全性非常好。
陳薇表示,根據研究,不同的人群遺傳易感性和遺傳背景不同,「腺病毒載體疫苗對亞裔的保護率相對更高」,背後原因還在深入分析。目前,該團隊正在研發吸入式新冠疫苗,預計臨牀試驗今年內有結果。
國藥啟基因重組疫苗試驗
另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微信公號昨日消息,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研究院研發的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及二期臨牀試驗,昨在在河南商丘啟動。中國生物稱基因重組疫苗技術路線成熟,適於規模化生產,在製備全過程中不涉及活病毒及其他感染性材料,毋須在高等級生物安全環境進行。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