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變種病毒「A」「B」字頭 再按演變排序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病毒變種以「A」或「B」字頭命名,這由英國愛丁堡大學和牛津大學等科學家提出,據團隊在《自然》發表的文章,最早期病毒命名為「A」,與蝙蝠的病毒相近,如去年1月5日在武漢的一個樣本就屬A類,另一個分支為「B」,之後按基因演變,將每一代病毒分為「B.1」、「B.1.1」等,但排序一般不超過3組數字,例如巴西變種病毒「B.1.1.28.1」會稱為「P.1」。
現流行變種多屬「B.1」分支
現世界流行的變種病毒多屬「B.1」分支,病毒帶不同胺基酸變異,如「N501Y」、「E484K」等,不同變種病毒或有同一變異,據美國疾控中心資料,南非和巴西變種病毒都有「E484K」。港大微生物學系臨H助理教授薛達稱,不同變種病毒若有同一胺基酸變異,部分屬性或相似,如帶「N501Y」的變種病毒傳播性較高,帶「E484K」或影響疫苗有效率。
但並非所有變種都值得關注,薛達說,若該變種令病毒更有傳染性、令病情更嚴重、減低疫苗效力,或影響檢測,就會成為「值得關注變異株」。截至4月14日,被世衛列為「值得關注變異株」的有英國「B.1.1.7」、南非「B.1.351」和巴西「P.1」。
(疫情第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