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退出13市場消費銀行業務
首季盈利遠高預期 股價微跌
【明報專訊】美國主要銀行繼續公布業績。花旗(Citigroup)昨在公布季績之際,宣布將退出亞洲、歐洲及中東合共13個市場的消費者銀行業務,當中包括澳洲、巴林、中國內地、台灣、印度、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波蘭及俄羅斯,以專注於財富管理等業務。不過花旗表明,將在4個財富中心包括新加坡、香港、阿聯酋和倫敦經營消費者銀行業務,預計這些地區的財富管理業務將強勁增長。
對於消費者銀行業務要退出部分市場,上月接任的花旗行政總裁弗雷澤(Jane Fraser)稱,這些消費銀行是出色的業務,但「我們沒有與同行競爭所需的規模」,花旗將繼續投資於財富管理,以及與亞洲企業客戶合作的業務。雖然花旗在華爾街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美國的消費者銀行業務規模卻相對較小,此發展取向曾引起一些分析師的質疑。
由於壞帳問題沒有預期嚴重,花旗在釋出38.5億美元的撥備後,其首季利潤按年增長逾兩倍至79億美元,每股盈利3.62美元,遠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6美元。上季收入按年跌7%至193億美元,但仍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88億美元。花旗股價昨微跌0.52%。
美銀:低息環境為銀行帶來挑戰
美國經濟逐漸復蘇,令銀行業擺脫壞帳惡化的陰霾。以資產值計算,美國第二大銀行美銀,上季亦從潛在壞帳的撥備釋出27億美元,帶動首季利潤按年增長1倍至80.5億美元,每股盈利86美仙,高於分析師預期的66美仙。美銀同時宣布價值250億美元的普通股回購計劃,相當於已發行股本7.3%。消息刺激美銀在開市前的股價升超過1%,但開市後股價下滑,最終收跌2.86%。
大型銀行釋出撥備令季度利潤上升,反映銀行業對經濟反彈的樂觀情緒。跟摩通和高盛一樣,美銀也從上季的瘋狂交易受惠。較高的交易收入及投資銀行收費,助其利潤提升。不過美銀仍因為低利率環境而影響到淨息差的表現,第一季淨利息收入總計102億美元,按年下跌16%。
美銀行政總裁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表示,低利率環境繼續為銀行收入帶來挑戰,但信貸成本有所改善,而且疫情消退及經濟數據都反映復蘇加快。
整體而言,美銀上季收入為228.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致持平,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1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