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環未抓緊 膠塞低溫失彈性 空氣滲疫苗樽 解凍樽內氣壓上升致滲漏
【明報專訊】政府表示,BioNTech藥廠調查後,認為封裝程序中的金屬環壓接出問題,在超低溫環境下疫苗膠質瓶塞彈性受影響,金屬環未能抓緊膠塞,令空氣可能滲入藥瓶內;藥廠認為,由於疫苗在超低溫環境儲存,受細菌污染風險低,效能應不受影響。衛生署長陳漢儀稱,藥廠已檢查過另一德國廠房Baxter包裝的疫苗,未出現同樣問題,會改以該廠包裝的疫苗供港。
陳漢儀引述藥廠的中期調查報告稱,批次210102疫苗瓶蓋出現瑕疵的根本原因,涉封裝程序中的金屬環壓接工序加上超低溫環境,她說,疫苗藥瓶有膠塞,膠塞外有金屬環,膠塞在攝氏負70度的超低溫環境下彈性受影響,若金屬環未能適當抓緊藥瓶,藥瓶的密封性會受影響,空氣可滲入藥瓶。到解凍疫苗時,在攝氏2至8度下藥瓶膠塞恢復彈性,重新密封,而隨着溫度上升,瓶內氣壓亦上升至超出正常情况,會導致滲漏或藥瓶脫開。
藥廠:超低溫下細菌污染風險低
陳又說,藥廠表示由於疫苗儲存在超低溫,受細菌污染風險很低,署方已就已抵港的兩批疫苗進行無菌測試和細菌內毒素測試,兩批都沒問題。至於會否影響疫苗成效,她稱疫苗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脂質納米顆粒(Lipid Nanoparticle)的完整性不受影響,認為效能沒受影響。
今日將有新一批30萬劑BioNTech抵港,陳漢儀說,新一批疫苗及之後供港批次都由Baxter包裝,新一批疫苗運送來港前,已在廠房對1.5萬個藥瓶進行氣壓測試,沒出現問題,港府也會抽查。
另一批次同現包裝問題
此外,復星在港交所發公告稱,BioNTech確認210102批次小量瓶蓋有瑕疵,與超低溫運輸條件下的疫苗包裝有關,在同一場地灌裝的210104批次也有個別產品出現類似問題,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不受影響。
崔俊明:藥廠品質控制不嚴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認為,事件是包裝過程中瓶蓋金屬環未被壓實,可透過調校設備等將金屬環壓得更緊,令膠塞即使在低溫影響彈性,金屬環仍能抓緊膠塞。他說,由於疫苗用乾冰運送,若運送途中有空氣滲入,主要是二氧化碳,不會令疫苗氧化而影響效用;若有細菌隨空氣滲入,由於細菌通常要在攝氏37度下放12小時才能大量繁殖,故疫苗受細菌污染風險較低。他又說,包裝屬製造過程一部分,藥廠在品質保證測試階段應要發現有關問題,事件反映藥廠品質控制測試做得不夠嚴謹。
(疫情第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