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報告:屋署駁錯渠跟進慢 有個案需時11年

[2021.03.30] 發表

【明報專訊】私人大廈污水渠誤接駁至雨水渠,會令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流入大海,造成污染及臭味問題。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屋宇署調查私樓污水渠錯誤接駁至雨水渠個案嚴重延誤,當中屋宇署有調查個案超過11年,問題才獲解決;環保署過去5年(2016至2020年)接獲駁錯渠個案投訴逾3600宗,當中只向4宗提出檢控。

環保署5年3600投訴 4宗檢控

公署認為,根據屋宇署對僭建物的執法政策,駁錯渠屬須取締類別的僭建物,但屋宇署部分個案長達數年時間沒進展,情况極不理想。公署要求屋宇署制訂清理積壓個案時間表、要求政府增撥資源、改良監察個案進度機制,以及果斷執法等。

指駁錯渠佔近岸污染三成 促訂時間表

申訴專員公署昨發表調查報告稱,本港近岸水質受近岸污水排放影響,環保署估計,由駁錯渠引致的污染排放量,約佔全港近岸水域總污染排放量30%。

報告列舉屋宇署其中一宗個案,屋宇署2009年11月接獲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轉介,指一幢大廈面向後巷的外牆有排水管破損,屋宇署派員視察後發現有污水自該排水管排放至後巷明渠,該署2009及2010年先後向大廈法團發勸喻信及修葺令,之後覆查9次,問題仍未獲糾正,該署2015及2019年先後兩次向法團發警告信,惟問題仍未改善,直至2020年3月法庭向大廈法團發出傳票,同年6月屋宇署覆查發現已糾正,而法團被判有罪及罰款2000元。

倡環保署探討環境證據取手令

至於環保署,公署認同環保署執行《水污染管制條例》有實際困難,例如環保署人員須進入可疑單位當場查證住所內有污水正排放,加上在缺乏管道圖則下難以確定污染源或渠管錯駁位置,故難達至申請進入處所手令的要求。

不過公署認為,環保署應盡可能向違法者執法,又建議徵詢律政司意見,探討以環境證據申請進入處所手令,展開深入調查及蒐證的可行性,長遠環保署應檢討及考慮修訂《水污染管制條例》,提升部門執法能力。

更多港聞
無人機山坡播種 加快瀉山泥植被復原
【明報專訊】雨季將至,容易發生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去年共接獲214宗山泥傾瀉報告,按年增逾六成。為加快修復山泥傾瀉造成的殘痕,土力工程處本月... 詳情
華懋伙科技園 提供場地助初企實測
【明報專訊】華懋集團與科技園公司昨日宣布推出兩個新項目,分別為「CCG Accel–Powered by HKSTP」及「Inno Plac... 詳情
辯方醫生證人:繼母抑鬱復發 虐殺案 稱被告辱罵女童因愛惜下失望失控
【明報專訊】5歲女童疑遭生父和繼母虐待致死一案,昨於高等法院續審。辯方傳召精神科醫生蔡永傑作供。蔡表示,繼母過往經歷兩次抑鬱症病發,案發時第... 詳情
「可樂」貓被盜案 被告稱以為流浪貓
【明報專訊】43歲售貨員涉於去年11月,把深水埗一間建材店的3個月大寵物貓「可樂」偷走,被控一項盜竊罪,昨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受審。可樂的主人供...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