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局:6種疫苗進三期臨牀試驗
疫苗應市後 僅28%浙江醫護願接種
【明報專訊】中國目前有2個新冠病毒疫苗附條件批准上市,國家藥監局昨透露,目前中國應急批准5條技術路線共16種疫苗開展臨牀試驗,其中6種已開展三期臨牀試驗。另內地調查顯示,醫療衛生人員對疫苗上市後接種意願不到三成,明顯低於普通人群約90%的接種意願。
中通社報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司負責人指出,目前國家藥監局共應急批准22種藥物開展新冠病毒及其相關適應症的治療、預防臨牀試驗,附條件批准2種藥品上市,應急批准54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日均產能達到2401.8萬人份。該負責人還透露,各地一共應急批准420張醫用防護服註冊證、307張醫用防護口罩註冊證。
調查稱42%願「緊急使用」下接種
目前北京已展開大範圍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北京青年報》報道,此次接種按照「知情、自願、免費」原則,積極鼓勵18歲至59歲具備接種條件的重點人群接種。不過有調查顯示,有醫護人員的接種意願並不高。澎湃新聞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中國疫苗和免疫》雜誌網站,前日發布論文〈浙江省醫療衛生人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意願和影響因素調查〉,顯示756名受訪醫療衛生人員之中,對新冠疫苗緊急使用和上市後使用的接種意願分別為42.46%和27.65%,明顯低於普通人群約90%的接種意願,呼籲增強該人群對疫苗接種的信心。
論文作者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和浙江省疾控中心,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是通信作者之一。調查在去年9月至10月進行,以網絡問卷訪問756名來自浙江省、市、縣級的醫療和疾控工作人員,其中醫療和疾控人員分佔近70%和逾30%,中專及以下、大專或大學、碩士及以上學歷分別佔3.31%、77.78%、18.91%。
「緊急使用」願意率較高 論文指因政府組織
論文指出,緊急使用比上市後使用的接種意願高,是因前者為政府組織,後者為自願選擇。在願意接種的人群中,贊同和非常贊同「如果國家推薦接種,相信接種是有益的」分別佔30.66%和60.77%,顯示政府在疫苗接種推廣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緊急使用中,女性、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士和醫療人員的接種意願低。作者表示,這與高學歷人群接受的社交網絡資訊更多、對疫苗有效性和副作用顧慮更多有關。
高學歷人士較不願接種
對於不願意接種的人群來說,顧慮最多的是「擔心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比例超過一半,其他為「懷疑有效性」、「當地已無新冠病例,不需接種疫苗」、「新冠疫苗需收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