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足31萬伙公營屋土地 長策首達標 開發北環線周邊 高球場小蠔灣大增密度
【明報專訊】公營房屋需求殷切,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在《施政報告》公布,政府今年全數覓得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可滿足《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公營房屋需求,是自2014年訂立長策以來首次達標。當中政府大幅增加粉嶺高爾夫球場32公頃用地及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的發展密度,並在構思中的北環線鐵路沿線覓得90公頃地皮。本土研究社批評政府未如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囤積農地發展,質疑當局向發展商「跪低」。
林鄭:規劃完再收地 消息稱「無水分」
林鄭月娥表示,覓得的土地可滿足2021/22至2030/31年度興建約30.1萬伙公營房屋的需求,有關供應來自東涌填海、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等新發展區;多幅改劃作公營房屋的用地;9幅啟德和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粉嶺高球場部分用地,以及棕地群等。她在記者會稱,政府會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但為避免法律挑戰,使用條例需滿足公眾用途,要先做完規劃及城規會程序才可收地。政府消息強調,有關覓地「無水分」,其中35%來自新發展區、40%來自改劃地皮、25%來自額外棕地群及房委會項目。
北環線建7萬伙 擬公私營七三比
林太稱,運輸基建有助釋放土地發展潛力,對增加房屋供應至為重要,因此會加緊落實北環線項目(將連接西鐵線錦上路站及東鐵落馬洲支線預留的古洞站),配合古洞北新發展區公營房屋入伙,以及帶動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一帶的發展。她說,政府已在北環線沿線物色約90公頃房屋用地作研究,面積相當於4個太古城,若落實可帶來逾7萬個單位。
政府消息稱,稍後會邀請港鐵提交發展計劃,經初步檢視,新田、牛潭尾及凹頭可提供45、13及32公頃用地,其中規模較大的新田/落馬洲一帶,夾雜私人土地、農地及棕地,當局會研究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地,並以7:3公私營房屋比例及新市鎮模式發展;因該處有不少原居民村落,收地盡量不影響原居民村落範圍,料首批住宅2034年入伙。
小蠔灣車廠建2萬伙 半數資助房屋
林太又提到,根據最新評估,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上蓋中長期可提供約2萬伙,一半作資助出售房屋,形容是繼1980年代港島線康山發展後,另一利用鐵路上蓋發展公營房屋的項目。
政府消息稱,機場三跑落成後航道改變,小蠔灣車廠用地噪音影響減少,可增住宅高度,由原先預計建1.4萬伙增至2萬伙,而由於東涌市中心公屋佔75%,小蠔灣發展暫不作公屋,傾向一半單位作居屋,其餘作私樓。消息續稱,港鐵明年會向城規會提交發展大綱,將分期發展,首批6000伙料2024年動工,2030年入伙。
粉嶺高球場建9000伙倍增
大坑西h重建供3300伙
至於粉嶺高球場32公頃用地改劃公營房屋,消息稱受限於粉錦公路交通容量,即使增加發展密度,最多亦只建9000伙,但仍較原先預計4300伙倍增;並會參考鄰近清河h規模發展公屋及資助房屋,估計2023年9月收地,翌年動工,最快2029年入伙。
施政報告亦提出4項重建計劃(見圖),包括大坑西h將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建局合作重建,料提供逾3300個單位。市建局表示,其中1300伙將作重置現有住戶,其餘2000伙作「首置」單位。
本研社:發展商早購北環線土地囤積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說,北環線沿線一帶不少土地由發展商早年購入並囤積至今,質疑政府收地決心。民主黨尹兆堅批評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措施「無新意」,無助解決房屋問題。
長春社表示,新田、牛潭尾、凹頭有不少濕地,特別新田一帶魚塘多位處「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界線內,憂建北環線加劇附近環境負荷,並指政府推高整體鄉郊地區發展密度,犧牲環境資源。
(施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