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太空儀器 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
【明報專訊】中國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順利發射升空,將採集約兩公斤的月球表面樣本返回地球,乃中國首個月球採樣計劃,而理大科研貢獻其中。香港理工大學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研發及製造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料下月初於月球表面展開採樣工作。
用於蒐鬆散黏性兩類樣本
搭載於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嫦娥五號已成功發射,理大研發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載於嫦娥五號着陸器上,執行裝置包含兩個可抵受200℃的採樣器,用於蒐集鬆散和黏性兩類月球樣本;兩台高溫的近攝相機,則可在樣本採集過程中發揮監察和指導功能。另外,初級封裝系統會用以將樣本密封並保存於樣本容器中。
在月球表面的採樣工作完成後,機械臂會透過視像引導理大研製的樣本容器提起,並放入上升器內。隨後,上升器會離開月球表面進入月球軌道,與軌道器交合對接,並將樣本容器轉移至返回器,以便將樣本運返地球。
研發工作由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啓亮率領,團隊主要成員包括理大工業中心暫任總監譚惠民。容啓亮稱,2011年開始着手研究和開發「表取採樣執行裝置」,2017年完成項目。他稱,這次的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技術上非常複雜,團隊進行了至少6次裝置製造及交付,以通過太空儀器的驗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