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議員對中國強硬言論 外長恐損爭取兩加人獲釋
聯邦已採新框架三管齊應對
【明報專訊】聯邦外交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周一警告,對華強硬言論可能損害為兩名已被中方關押接近兩年的加拿大人爭取獲釋的努力。
商鵬飛在眾議院加中關係委員會作證時,提醒國會議員肆意批評中共政權時,需顧及本國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兩人的安危。
他說,「主席先生,我知道有些人喜歡強硬批評中國。對於那些被這種單一角度觀點所吸引的人,我會說,事情容易變得艱難,請大家繼續明智行事。切忌經不住誘惑去大放厥詞和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因為這對康明凱和斯帕弗、我國的農民和企業家、乃至人權受害者和維權人士,都不會產生任何實際結果。」
在幾個聯邦反對黨聯手下,眾議院上周通過一項由保守黨提出的動議,要求聯邦政府在下月18日前,決定是否讓中國電信巨擘華為參與加拿大新一代5G無線通訊網絡的建設,並呈交方案,以應對中國向本國境內國民愈來愈嚴重的威嚇。有關動議沒有約束力,商鵬飛稱,聯邦政府將依據國家安全規定就該兩方面採取行動,而不會按照武斷的期限行事。
自從去年8月接任聯邦保守黨黨魁以來,奧圖爾(Erin O'Toole)已將強硬對付中國作為其爭取選民支持的核心策略。他9月在《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發表的評論文章中,指摘總理杜魯多領導的聯邦政府,「對於中國政府多次侵犯人權、公然違反貿易和安全規則等問題視若無睹」,並呼籲採取對華政策時要「睜大雙眼」。而商鵬飛認為,這正是聯邦政府採取的態度。
他指,隨着中國自身的發展,愈加務實以國際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肆意侵犯新疆維吾爾族人和香港民主示威人士權益,並從事「威迫外交」來達到目的,加拿大對華也因應這些狀況而出現變化,「2020年的中國已有別於2015年的中國,甚至與2018年的中國也不一樣。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及領導人準備耀武揚威以促進其利益。」
商鵬飛指,聯邦政府已採取新框架來跟中國打交道。他形容這是一種三管齊下的方法,當中涉及一些加拿大需要挑戰中國的範疇,例如侵犯人權﹔也有加拿大需要跟中國競爭的領域,例如貿易問題﹔還有加拿大需要與中國合作的工作,例如應對氣候變化。他認為,中國更激進的姿態不僅對加拿大造成挑戰,全球各國亦正合力應對。
商鵬飛說,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所有自由民主國家團結起來,用一種聲音迫使中國改弦易轍,就像加拿大號召其他國家大聲疾呼,反對中國拘押康明凱和斯帕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