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引水闢人工沼澤 沙螺洞蜻蜓數量飈兩倍

[2020.11.04] 發表
綠色力量透過實地考察及訪問村民,復修沙螺洞的灌溉系統,將河水引進生態池塘,令乾地變濕地,吸引魚類及蜻蜓棲息。(林靄怡攝)
綠色力量於沙螺洞闢建生態池塘及人工沼澤,佔地約1.5公頃,完工後不足半年已吸引大量生物進駐棲息,當中於人工沼澤發現瀕危的盧氏小樹蛙。(綠色力量提供)
沙螺洞的生態池塘及人工沼澤佔地約1.5公頃,不但吸引生物棲息,假日更成為市民的「打卡」熱點。(綠色力量提供)
綠色力量在沙螺洞闢建生態池塘及人工沼澤,工程於今年6月完成,調查發現當地蜻蜓數量較工程前多兩倍。(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沙螺洞是香港罕見的山谷淡水濕地,保育地位僅次於米埔,過去數十年屢遭破壞,濕地範圍不斷萎縮。綠色力量在沙螺洞推行為期兩年的保育計劃,今年6月完成計劃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在荒廢多年棄耕土地上,重建生態池塘及人工沼澤,佔地約1.5公頃。完工後不足半年已吸引大量生物棲息,當中於人工沼澤發現瀕危的盧氏小樹蛙。綠色力量最新調查發現,濕地重建後,蜻蜓數量較工程前高兩倍、蜻蜓物種增加2.3倍。

蜻蜓天堂變荒地 2018年推保育計劃

沙螺洞被稱為「蜻蜓天堂」,當地錄得逾80種蜻蜓,佔全港蜻蜓物種逾六成。不過,沙螺洞多年來遭越野車及非法捕捉野生動物等活動破壞,年前亦有村民種植油菜花令濕地變乾;至2017年,政府宣布原則上同意以非原址換地方式保育沙螺洞,綠色力量於2018年4月起在沙螺洞推行為期兩年的保育計劃;該組織今年4月起獲「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批出約908萬元,延續計劃兩年,包括重建濕地,以及與當地村民合作,推動有機耕種,計劃涵蓋沙螺洞約11.5公頃土地。

池塘完工半年 鬍鯰小樹蛙進駐

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表示,首期計劃時已在沙螺洞做生態基線調查,包括蜻蜓、淡水魚類、蝴蝶及哺乳類動物等,以評估保育成效;今年1月於沙螺洞範圍內的棄耕農地闢建生態池塘及人工沼澤,佔地約1.5公頃。單家驊說,找到昔日灌溉系統,並修復一段60米長的灌溉水溝,將九龍坑上游水源引進生態池塘,並移植多種濕地植物到沼澤,如薑花、薏苡及三白草,以及放置枯木及石塊,增加微生境。

單又指出,生態池塘及人工沼澤工程完成至今不足半年,已錄得不同物種進駐,包括淡水魚鬍鯰及泥鰍;人工沼澤有盧氏小樹蛙出沒;一些久沒紀錄的蜻蜓物種如黃翅蜻、紅蜻等於新建的生態池塘重現,估計與沙螺洞濕地面積增加有關。

明報記者

更多港聞
大廈外牆練游繩 少年墮樓送院
【明報專訊】昨下午2時許,一名14歲少年在鰂魚涌柏蕙苑康柏閣一大廈寓所外牆練習游繩之際,從6米高處墮下2樓平台,清醒送院。警方到場,經調查後... 詳情
林鄭訪京:施政報告擬11·25發表 盼爭取毋須14日「零個案」下兩地人員復往來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啟程經深圳前往北京,她昨早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今日至周五在北京,獲安排與4至6個部委會面,商討她提出中央如... 詳情
【明報專訊】8名民主派涉在5月8日立法會內會違反《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被捕,包括5名立法會議員。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回應稱「法律面前,人人... 詳情
【明報專訊】8名民主派日前因5月8日立法會內會衝突,被警方以《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拘捕,原定明日出庭應訊,惟因立法會大會需處理譴責許智... 詳情
【明報專訊】受12名被內地拘捕港人家屬委託的律師,早前多次傳出受內地政府施壓要求退出;內地維權律師盧思位是其中一名受委託的律師,成都市青羊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