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守護者》警世
占士諾頓揭開大饑荒暴行
由《無光歲月》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波蘭女導演安格尼茲卡賀蘭(Agnieszka Holland)執導的《新聞守護者》(Mr. Jones),說一個當年不為人知的事件,放到今天仍合時宜,警世深刻,又令人心痛。《小婦人》上位英國男星占士諾頓(James Norton)在片中飾傳奇記者加雷士鍾斯(Gareth Jones),三十年代隻身深入烏克蘭,揭開政府造成大饑荒的暴行,面對打壓噤聲,仍要堅持公開真相。
撰文:張一明
波蘭女導演安格尼茲卡賀蘭執導的《新聞守護者》雖然是英語片,但風格及手法卻有別於荷李活電影的公式化,雅俗共賞,絕對能打動觀眾。影片發生在三十年代,故事先描寫曾受年輕威爾斯記者加雷士鍾斯啟發的年輕作家喬治奧威爾,開始用打字機創作,從而帶出由占士諾頓飾演的加雷士鍾斯。
充滿抱負的加雷士鍾斯於三三年成為首位登上希特拉專屬飛機作採訪的外國記者,因而聲名大噪,在擔任英國首相大衛勞萊喬治的外交顧問時,積極尋找新聞故事,恰逢其時,蘇聯「烏托邦」鋪天蓋地的報道引起鍾斯注意,並對史太林如何為蘇聯快速現代化提供資金感到好奇。他卸任官職後前往莫斯科,希望訪問史太林。鍾斯在莫斯科遇上由《王冠》女星雲妮莎卻比(Vanessa Kirby)飾演的英國女記者艾達布祿士,獲知史太林政權如何粗暴打壓知情者,關於政府如何造成饑荒一事,更被蘇聯列為機密。影片前半拍得甚有Film Noir黑色犯罪片風格。
影片下半部描寫鍾斯設法避開當局封鎖,秘密前往烏克蘭,目擊造成大饑荒的暴行,由於當地所有糧食被售往海外,以換取蘇聯工業化所需的資金,鍾斯看到餓殍遍地,無辜的人民被遺棄,百姓在冰天雪地上如遊魂野鬼唱?哀歌,他甚至目睹小童被迫進食親人屍體的肉充飢,慘絕人寰。
鍾斯先生的經歷逐漸變成一場生死之旅,場面拍得寫實,像四五十年代的歐洲黑白電影,又令人如置身噩夢當中,導演大量使用手搖鏡及近鏡拍攝主角的表情及動作反應,畫面看似粗中見細的炭筆畫及水墨畫,導演以強烈直接的方式,將鍾斯一步步深入絕境及他所相信的理想主義受到現實殘酷考驗的過程描寫出來。
啟發奧威爾創作《動物農莊》
占士諾頓能夠將鍾斯先生的勇氣、誠實和理想,以及他的幽默、智慧和正直傳神地表現出來。影片尾聲講述鍾斯在被捕遭噤聲及驅逐出境後,不止面對死亡威脅,還有在克里姆林宮的壓力下,所有駐莫斯科的西方記者,包括《少女失樂園》彼得賽斯嘉(Peter Sarsgaard)飾演的普立茲得獎記者兼《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華特杜蘭迪,均一致否認發生饑荒。彼得賽斯嘉的演出亦精采,他代表犬儒機會主義,是腐化體制下滿口歪理的功利主義者。而鍾斯不得不為真相而戰,並向年輕作家喬治奧威爾分享所見所聞,啟發奧威爾創作著名反極權寓言小說《動物農莊》。
正如導演所言,電影表現得簡單而真實,幾乎不會找到任何賣弄風格的痕?,但又借鑑了蘇聯前衛藝術作靈感,表達鍾斯有所行動、充滿活力、對真理的渴望。片中沒有刻意的紀實風格或說教意味,由於事件並非英國的政治或世界列強的利益,關於蘇聯的真實狀況、史太林造成的烏克蘭大饑荒、大屠殺,都被道德敗壞的西方國家滅聲,沒有人願意相信鍾斯所揭露的史太林暴行真相,導演正讓觀眾作出分析,當面對各種恐懼與虛偽,卻無法團結起來守護自己的價值觀,實在令人心痛無奈。
導演曾創作《藍白紅三部曲》劇本
《新聞守護者》波蘭女導演安格尼茲卡賀蘭,由擔任基斯托夫贊祿西和安德烈華意達的助手入行,並與奇斯洛夫斯基一同創作《藍白紅三部曲》劇本。八十年代移居巴黎後,拍攝了超過三十部電影並獲獎無數,《無光歲月》、《歐洲,歐洲》及《憤怒的收穫》更獲提名奧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