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篙灣16億增建檢疫單位 平均造價超公屋
【明報專訊】政府7月宣布在竹篙灣展開第三、四期檢疫設施工程,增建2000個檢疫單位,料年底落成。政府首次披露,工程以「邀請入標」方式判予3間承建商,造價16.1億元,平均每個單位成本逾80萬元;較第一及第二期每個檢疫單位平均成本約69萬元高。有關注團體表示,臨時的檢疫單位成本相當於一間居屋,要求政府交代疫情淡市下為何工程造價不跌反升。
單位成本逾80萬 較首兩期貴15%
土拓署和建築署回覆本報披露,2000個檢疫單位分第三A期、第三B及第四期,採「組裝合成」建築法。其中三A及三B期各建850個檢疫單位等工程(見表),建築署7月28日邀請43間認可公共工程承建商名冊上,獲准承投「建築工程」類別的丙組承建商入標,8月27日批出三A期合約予協興工程,三B期工程合約予中國建築(香港),合約額為6.055億元及6.63億元。
第四期則包括建300個單位等工程,土拓署稱7月28日邀請16間名冊上承建商入標,8月24日批出合約予「中國港灣—振華工程」聯營,合約額達3.415億元。
換言之,2000個檢疫單位工程費達16.1億元,平均每個單位80.5萬元。翻查政府資料,竹篙灣第一、二期共1500個檢疫單位工程費為10.41億元,平均每個單位69.4萬元,即第三、四期每個單位較第一、二期高逾15%。
建築署長林余家慧3月在立法會以鯉魚門公園檢疫中心為例,稱每個檢疫單位造價為16萬至17萬元。翻查房委會資料,今年興建一個公屋單位建築成本約66萬元,居屋單位則約81萬元。
元件供應商涉3內地企業
工程師估算每單位成本約30萬
政府亦披露,第三、四期工程「組裝合成」元件供應商涉3間公司,分別為廣東中集建築製造有限公司、中國海龍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及鋁遊家有限公司;中國海龍是「中國建築」旗下公司,專門從事組裝合成業務。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表示,以內地生產「組裝合成」單位組件估算,每個單位成本不超過10萬元,因要符合檢疫規格,及加設風火水電裝備、冷氣、排污渠、消防裝置等,涉額外成本,相信建築成本介乎20萬至30萬元,認為80萬元價格偏貴。
林卓廷質疑造價「逆市」促交代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最新檢疫單位成本較公屋單位高,質疑為何在目前疫情淡市及檢疫單位規格相同下,工程造價較之前不跌反升,要求政府交代。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認為,竹篙灣第一期興建時內地疫情嚴峻,不少廠房臨時關閉,且現時政府應較之前掌握興建檢疫單位程序及技術,建造成本沒理由較之前高,促政府交代,包括第三、四期工程投標承建商數目。
明報記者 黃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