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路部署
我在拙作「投資致富新思維--牛熊共舞策略」一書提出一個五元分析架構: 基本因素、技術因素、盤路因素、歷史因素和情境因素。盤路因素就是透過分析市場不同參與者的入市狀況及資產分布來判斷現時及未來的市場走勢。我在每周讀者會通訊都會分析盤路部署,今次和大家分享一下部份資料:
摩根大通對沖基部顯示對沖基金總槓桿是 2018年1月以來的97% 百分數。淨槓桿100%百分數。高盛對沖基金部門的資料是8月份長短倉對沖基金回報連續上升五個月,升幅3.87% ,但是仍然低於摩根史丹利指數升幅6.7%。對沖基金總槓桿243% ,是一年來的63%百分數;淨槓桿76%,91%百分數。
摩根士丹利的數字是對沖基金淨槓桿56%,以一年計是100%百分數 ,由2010年計是79%; 總槓桿193% ,一年 計是77% ,2010年起計是96%。
但摩根士丹利量化衍生策略部,股市不會見頂,直至商品交易顧問高位斬倉。對淡友最壞的是見頂不是數日之事,而是有一段長時間的買入壓力。估計系統性買盤在9月擴大, ,由現在的每日20億美元增加至30億美元一日。雖然波幅指數有買盤,但是實現波幅繼續下降,標普500一個月實現波幅如低於10% ,會引發系統性基金買盤。如果波幅維持在現水平、系統性基金會在9月份顯著增加買盤。
系統性基金在2-4月初沽出5000億美元股票,之後買入1500億美元股票,買入金額在四個月才能完成。如果波幅維持現水平,同樣金額的買盤要做兩個月之內完成。
現時市場流動性偏低,這些買盤會推高股市,主要買盤需求會是標普500。大概1300億美元買盤會使到對沖基部槓桿由現在的18% %上升至11月時候的38%百分數。(按如波幅上升,以上分析也會失效,好像野村計算波幅定標基金便由9月3日買入30億美元轉為在9月4日詁出80億美元。)
盤路部署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很難把握全盤的情況,只能以管窺豹透過不同的角度來了解摸索情況。期貨未平倉合約也是分析盤路部署的另一個角度:
截至9月3日的一周,反映對沖基金傾向的非商業倉期貨未平倉合約顯示十年債淨空倉增加85,814張至13,477張,標普五百淨空倉增加9,902張至231張(見圖),納指一百淨長倉減少2,218張至1,726張。細價股迷你期指長倉減少9,990張至8,284張。
反映對沖基金傾向的非商業倉期貨未平倉合約顯示,非商業倉期貨黃金淨長倉增加9,758張至230,796張,白銀淨長倉則增加2,135張至33,472張,銅淨長倉增加5,252張至53,116張。商品交易顧問的黃金期貨長倉由138,339張轉為151,021張,而商品交易顧問的白銀長倉由37,578轉為37,713張。西德州期油淨長倉減少9,784張至490,915張。商品交易顧問的原油期貨長倉由326,896張轉至326,87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