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防長莫斯科會談
今年拉達克地區衝突以來首次 學者:為局勢降溫

[2020.09.05] 發表
魏鳳和(左排中)與辛格(右排中)舉行會談。

【明報專訊】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正在俄羅斯莫斯科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防長會議的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周五(4日)晚上與印度國防部長辛格舉行會談。魏鳳和重申,當前邊境緊張局勢的責任完全在印方;辛格則表示,雙方應避免採取使局勢升級或複雜化的舉措。雙方均同意透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問題。據報會談在俄羅斯莫斯科一間酒店舉行。此次是自今年5月中印在拉達克地區爆發衝突後,兩國防長首次會面。

魏鳳和在會上表示,兩國兩軍關係近期因邊境問題受到嚴重影響,兩國防長面對面就有關問題坦誠交換意見十分重要。他重申,造成當前邊境緊張局勢的起因和真相十分清楚,責任完全在印方。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中國軍隊完全有決心、有能力、有信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魏鳳和又表示,雙方應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問題,敦促印方嚴格遵守雙方達成的一系列協定協議,切實加強對一線部隊管控,不越過當前實控線進行挑釁,並不採取任何可能引發局勢升溫的舉動,同時不刻意炒作和傳播負面信息。雙方應着眼中印關係和地區和平穩定大局,推動當前事態盡快降溫緩和,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辛格則表示,當前形勢下,邊境和平穩定對雙邊關係至關重要,雙方應保持軍事、外交等各層級對話渠道暢通,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問題。他希望雙方採取負責任態度,盡快實現一線部隊全面脫離接觸,避免採取使局勢升級或複雜化的舉措,不使分歧成為爭端,推動兩國兩軍關係盡快回到正軌。

印度傳媒報道,辛格在會前曾表示,兩國需要就拉達克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建立互信,承諾互不侵犯,希望透過國際規範,和平解決分歧。

據了解,此次是中印軍方高層自今年5月拉達克地區爆發衝突以來,首次會面。今年6月,兩軍在加勒萬河谷肢體衝突,釀成20名印度士兵死亡。至上月底,中方更指摘印軍非法挑釁,試圖越過實控線,印度則反指解放軍企圖佔領班公湖北岸的戰略要地。

駐俄大使:邊界問題需談判解決

《環球時報》昨引述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表示,中印防長會晤將是邊境對峙和衝突以來兩國防務部門領導人最高級別的會晤,也是兩國高級別官員首次面對面會晤。錢峰認為,雙方在會晤期間會闡述各自立場和關切,但同時也會重申雙方此前達成維護邊界穩定、確保爭執不上升為衝突的共識。

印度《經濟時報》2日引述消息人士稱,在中印兩軍對峙點班公湖附近的楚舒勒(Chushul)地區,中印軍隊周二(1日)仍然保持緊張狀態,雙方圍繞着一個名為「黑頂」(Black Top)的地點進行近距離對抗,而印軍佔據了山脊線的優勢位置。在至少一個對峙點,兩軍距離只有幾百米,處於雙方重型武器的射程範圍內。報道稱,印度軍隊已經佔據了班公湖南岸的主要據點,並在楚舒勒地區部署,中國設置的監視設備已被拆除。不過,據路透社報道,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Mukund Naravane)昨日在視察中印邊境地區時表示,邊界實際控制線(LAC)的局勢有些緊張,但「我們確信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談判獲得全面解決」。

更多中國要聞
服貿會開幕 習致辭撐建「服貿聯盟」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爆發後內地第一個國際峰會——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昨晚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像致辭指... 詳情
中國剛剛隆重紀念了抗戰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的話題,也在快速升溫並提上日程。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白宮要求各個政府機構,提交與中國有關的支出細節。 路透社發現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早前發出的《與中國戰略競爭縱覽》文件... 詳情
商務部料本月消費增長迎新高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昨日稱,中國消費市場正逐漸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穩步復蘇。中國消費潛力將不斷釋放,預計本月消費增長掀起一個新高潮。但他... 詳情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仍然嚴峻,中國駐美國使領館周五(4日)公布,決定自本月15日凌晨零時開始,在美國全面實施赴華乘客核酸檢測措施,...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