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精練:卷三 精進問答
【明報專訊】■問:怎樣在「表達組織」多取分?操練多次,好像一直徘徊在5分左右,一直進步不了。
◆答:
【表達】
表達佔6分,主要考慮考生的遣詞造句,其次考慮字體與標點。此處先談談遣詞造句的要求。
綜合卷考的是實用文,「整合拓展」及「見解論證」部分考核的是說明及論證的能力,因此,行文不必有太多文學修飾,不必比喻、聯想,只要做到表達清晰流暢,一般可以取得4-5分。不過,若同學想在此部分取得高分,可留意考評局的要求是「詞彙多變,句子優美」。既然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論證」,我們可多用四字詞。
舉例,同學在「見解論證」的主題句及現况句這樣寫:
在社會方面,這個方案有很多好處。首先,這方案令鄰居之間能互相幫助,幫助有需要的家庭。不少家長下班後已經很累,並沒有心機和孩子傾談。
上句文意表達並無問題。不過,若多用四字詞,文句則較為簡練:
在社會方面,此方案好處良多。首先,這方案能推廣鄰里互助之風,支援有需要的家庭。不少家長下班後身心疲憊,未有精神和孩子相處溝通。
至於字體,只要寫得清楚就可以。有同學為了寫上二千多字,致使字體難辨,此舉不但在表達上會扣分,且看不到文章內容,評卷老師又怎樣給內容分呢?故同學須力求字體清晰可辨。
【組織】
組織佔4分。基本上,可留意以下要求:
∕段落∕要求∕(見表)
注意:若「整合拓展」及「見解論證」篇幅太過懸殊,也可能會扣分
■問:怎樣提升甲部聆聽分數?
◆答:
只有一個秘訣,就是高度專注。
聆聽錄音只播放一次,同學往往在要處理因果關係或是歸納全段錄音的題目失分。
以下舉一例:
題目 →
試判斷以下陳述:
允行認為中學生不應該談戀愛。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錄音 →
允行:我覺得人人都可以談戀愛,由八歲到八十歲都可以。
允行這樣說,我們第一時間會覺得答案是「錯誤」,因為中學生的年紀,正是包括在「八歲到八十歲」之間。
不過,「八歲到八十歲」其實是題目用來混淆視線的陷阱,若同學能高度專注聆聽,應留意到允行說的是「可以」談戀愛,而「可以」和「應該」概念不同,「可以談戀愛」不等於「應該談戀愛」。他的立場是「人人都可以談戀愛」,至於就「中學生應不應該談戀愛」這個問題上,允行並沒有表明過立場,故答案為「無從判斷」。
■問:歷屆試題有什麼「伏位」?
◆答:
說到陷阱,其實也只在於看資料是否謹慎。以下略舉一些同學有可能失分的地方:
.注意「我」的身分及寫作對象
題目一般會明確交代「我」的身分和職位,但有時候「我」可能另有身分。例如2017年的綜合,題目表明我是「活化古蹟關注組的主席」。但同時,〈聆聽材料〉中交代了我的另一重身分──萃華小學的校友。故在文章首段和尾段中,也需呼應校友的身分,表達對萃華小學活化計劃的關心。
此外,一般寫作對象也會列明在題目及資料一之中。不過偶有例外,例如2007年會考綜合卷,資料一列明自薦信的寫作對象是「評審委員會主席」,至於這個主席的名字,則出現在資料二一大段的新聞稿之中,稍不留神便會錯過。
.注意聆聽部分 最後的提醒
一般語境意識的寫作要求,也會在聆聽最後部分出現。例如是2018年的〈聆聽材料〉,便要求文章尾段要向活動負責老師致謝,並提醒參與同學需投入認真。這兩點也是計分的。
■問:綜合卷怎樣溫習?
◆答:
完成一份綜合卷費時不少,聽完15分鐘左右的〈乙部聆聽材料〉後計時75分鐘,大約也要花上90分鐘時間,遑論要花時間研究評分準則和檢視自己的表現。我們一天能夠高度集中的時間相當有限,故建議同學在常規練習以外,可以分部練習:
.整合拓展:計時約40分鐘
.見解論證:計時約30分鐘
有些同學拆得更細,做見解論證練習,計時15分鐘,只寫一個角度的段落。不過,若你練習時只寫一個角度,其實不太知道自己在寫另一個角度時是否已經沒有論點可寫,或是內容細節會否與上一段重複。故還是建議以兩個角度練習為宜,視乎你有多少溫習時間吧!
若是分配給綜合卷的溫習時間極少,便再退而求其次,也可以只閱讀資料,然後在旁列點寫大綱,檢視自己能否按照寫作框架配對資料、構思拓展點、論點及論據。多做幾次,熟習了思路,臨場下筆便更有信心。
我們也可以在應試前訓練一下腦袋,在考試前多看幾份「見解論證」方案的主題,能否就這些要推廣的主題構思到論點.及論據?以下提供一些主題供同學思考:
.限時:10分鐘內
.要求:兩個角度,至少各兩個論點,各附細節
(1) 德育與公民意識
(2) 兒童及青少年權利
(3) 創意、體育、音樂
(4) 精神健康
(5) 綠色旅遊
(6) 中國文化、文學、文化交流
(7) 生涯規劃
■問:我平日要想很久才想到內容下筆,怎樣可以想得快一些?
◆答:
文思澀滯,在於缺少思考的方法。所謂熟能生巧,如能熟習寫作思路,每次見到資料,便從幾方面下手,自然不會覺得無從下筆。關於構思論點、論據、論證的思路,可重溫上幾期。以下簡單歸納一下:
首段:
交代背景 → 呼應身分 → 寫作目的
整合拓展:
‧看清楚題目要求說明什麼
‧配對資料:注意資料是一個拓展方向配一則∕多則資料
‧就資料提供的拓展方向,就「時、地、人、物」加入細節
見解論證:
‧論點:(見表)
‧論據:運用示現手法,想像活動有可能的環節及真實情景
‧決定方案細節:活動前期、中期、後期
尾段:
總結上文→ 呼應身分,回應讀者 → 展望將來
.胡詠怡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現職中學中文教師。尤好文字之美,亦慕夫子韋編三絕之勤。
顧問老師:胡詠怡
圖:DrAfter123@iStockphoto
[語文同樂 第4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