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篩查蝙蝠基因 發現病毒抑制劑
清華大學、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等多個中外高校及機構的研究團隊,昨天(31日)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聯合發表最新研究,通過對蝙蝠的全基因組篩選,發現其中一個病毒複製所依賴的宿主基因「MTHFD1」,其抑制劑「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望研作廣譜抗病毒藥物
澎湃新聞報道,經過對蝙蝠細胞的兩萬多個基因進行系統全面的篩查,研究團隊確定了數十個病毒複製所依賴的關鍵蝙蝠基因,從中找到了上述宿主因子MTHFD1。
研究團隊後續將在動物感染模型上,對該宿主基因的抑制劑carolacton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功能做臨牀前測試,望將其作為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盡早推向臨牀。
另對MTHFD1相關的基因對病毒的影響及其藥物靶向的研究,也或將提供更多的候選藥物分子。
報道稱,該研究成果不僅有望助力新冠病毒藥物研發,還可為應對未來的突發病毒流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