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發全球旅遊警示
建議國民出國先三思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歐洲實施嚴格的旅行管制,自13日午夜起30日,暫停14日內曾在歐盟神根區內旅遊的外籍旅客赴美。隨後,美國務院也罕見對「全球」發出旅遊警示,建議美國民眾再三考慮再出國旅遊。
而在特朗普宣布禁歐洲旅行不久後,美國國務院也更新國人赴全球旅行警示至第3級,建議美國民眾「三思而後行」(reconsider travel),並指出世界許多區域正在經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可能採取限制旅客行動的措施,例如隔離及邊境管制。
聲明強調,即使是目前尚未傳出有確診病例的國家及地區,也可能在無預先通知下隨即採取旅遊限制,並建議美國民眾參考國務院旅行網站上的建議,以及從駐外大使館進網站,進一步查詢的當地防疫管制措施。
美國禁航 歐盟指無助抗疫
歐盟高層昨日發表聲明表示「不贊同」(disapprove)沒有經過商議的旅遊管制單方面決定。此外,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也指出,目前有任何證據顯示關閉邊界或禁止旅行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傳播。
歐州議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全球危機」,並非任何一洲的責任,且需要合作而非單方面的行動才能解決。
聲明指出:「歐盟『不贊同』美國在沒有經過任何協商的前提下,單方面實施旅行禁令。」
此外,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也對特朗普作法提出質疑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關閉邊界、禁止旅行能有效防止疫情擴散」。
蘇納克向《BBC》表示,英國目前並不考慮與美國做出相同的旅行禁令,稱一切航班停飛都必須依照科學根據進行。他也坦承,美國對歐旅行禁令會對英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但「只是暫時」。
特朗普昨日為禁止歐洲大部分國家旅客入境的決定辯護,指宣布限制前,無足夠時間知會相關國家的領導人,強調必須採取迅速行動,又說歐洲國家向美國加稅的時候,都不會與美國協商。
美國1月底早已向中國封關。特朗普周三再宣布針對歐洲神根公約的26國(即22歐盟成員國,連同冰島、列支敦斯登、挪威和瑞士),實施暫定為期30天的旅遊禁令,不准過去14天曾身處這些國家的外國公民入境。儘管英國近日確診數目亦急升,但因英國不屬神根區國家,因此跟愛爾蘭等非神根區歐盟國家未被禁令涵蓋。
公民及直系親屬可豁免
新措施會在美國時間周五11時59分起執行,計劃長達30日,但時限可因應情况再調整。
特朗普提到「接受恰當檢查」的美國公民可以例外,但白宮承認有檢查設施的機場有限。國土安全部則指新措施不適用美國合法永久居民,另外據報美國公民的主要直系親屬皆可獲豁免。
特朗普最初稱旅遊禁令會「適用於大量(從歐洲到美國)的貿易和貨櫃」,但他和白宮後來澄清貿易「絕對不受影響」,指「封人不封貨」。CNN指華府官員現視歐洲為全新的疫情爆發中心。部分歐洲駐華盛頓大使直言,事前對美國新措施毫不知情,正在商討應對。
歐盟昨由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發表聲明反駁,稱「不贊成」美方「單方面和未經諮詢下」決定擴展旅遊禁令。
美方最新措施勢進一步打擊全球旅遊業界。據美方數據,美歐之間交通和旅遊業的經濟總額達每年13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