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防疫先驅 4個月滅鼠疫

[2020.02.09] 發表
清代宣統二年防治鼠疫。
為防治鼠疫,清代設置臨時消毒所。(取自每日頭條)
清代防疫的醫護人員戴上口罩。

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導致有多省城市採取封城隔離措施,以控制疫情向外擴散。清代是中國歷史上較大瘟疫發生次數最多的朝代,據《清史稿》統計共發生疫災176次。清朝政府的醫療體系雖很不健全,但在疫病發生後,地方採取的隔離措施,還是對控制疫情的傳播起了很大作用。

據新浪博客「浦江客」撰文,引據學者推算估計,太平天國戰爭期間,僅江南十府一州死於瘟疫的就有數百萬人;咸豐、同治兩朝16年間,雲南7府、廳死於鼠疫的有160餘萬人;清末最後兩年,內蒙古東部滿洲里地區肺鼠疫流行,死亡人數亦多達6萬人。

清代爆瘟疫次數最多

清末東北爆發有「黑死病」之稱的肺鼠疫,一時屍骸遍野,舉世震驚。危急時刻,清廷命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欽差大臣,負責東北防疫事宜。伍連德在缺醫無藥的條件下,採取了隔離防疫法。一是將鼠疫病人、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觸者分別隔離起來;二是將流行中心傅家甸和外界隔斷。隨後,全省紛紛仿照傅家甸的模式建立起防疫體系。

清政府還在山海關設立檢驗所,將陸路南下的旅客留住5日,以防鼠疫蔓延。全東北用了四個月時間,成功地撲滅鼠疫疫情。

清朝光緒以前,所謂的疫病隔離設施,即就近疫情區臨時構建的簡易房屋,或者騰出部分宅舍作為安置病人的場所。如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江蘇吳江因饑荒引發瘟疫,由當地士紳「於宅南隙地構草廠數十間處之」。乾隆五十一年(1786),江蘇無錫大疫,「貧病者枕籍於道」,當地士紳「處以空室,至數百人,予之食及藥」。

疫病爆發後,一些寺觀廟堂也經常會被政府作為安置患者的臨時隔離場所。一些慈善機構如養濟院、普濟堂、棲流所,也常用來收治病人。

光緒設專門防疫醫院

清代設置專門的防疫醫院是在光緒末年。養濟院是由政府支付日常經費的官辦社會救助機構,當發生重大疫情需採取隔離措施時,就讓傳染病人集中住進養濟院,如福建沙縣養濟院「一在水南坊,以處孤老,一在東門內廣譽坊,以處惡疾」。

山東在晚清防止鼠疫中,採取了以下隔離措施。一,津浦鐵路停駛,以防疫情北傳。二,黃河北岸齊河、鵲山兩處派醫撥兵設卡查驗渡客,河岸預備留驗養病各房。三,省城東西車站,均派醫查驗搭客。四,濰縣、黃縣龍口等地,均派員前往查辦。五,煙台責成東海關道、稅務司認真經理。六,軍醫生及各地教會醫生等盡量調用。官府所採取的這些隔離、查驗及全力救治等措施,防止了疫情進一步蔓延。

滬廈首設港口檢疫制

同治十二年(1873),東南亞霍亂流行,上海、廈門二港相繼建立檢疫制度以遏制疫情傳入。光緒二十年(1894)5月,廣州、香港鼠疫大流行,上海海關隨即規定,對所有來自這些口岸的旅客進行體檢,並先行提交《免疫通行證》才允許入境。檢查一直持續到9月中旬,這次鼠疫沒有在上海登陸。

1894年以後,除了上海、廈門重新訂立防疫章程外,寧波、澳門、天津、台灣、營口、福州、漢口等地也相繼實施檢疫制度,對疫區來船或船上病人,同樣由各地海關委派醫官上船查驗,至此,中國海關檢疫制度基本形成。

更多中國新聞
「寶瓶星號」遊客船員終可登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波及郵輪,「世界夢號」和「鑽石公主號」分別滯留香港和日本港口接受檢疫,上周二(4日)從基隆出發、原計劃停靠沖繩那霸遭拒的... 詳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捲多地,其中廣東截至昨日中午已確診1095宗病例,是病毒源頭湖北以外最嚴重的疫區。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 詳情
近年以舉報「台獨」藝人而為人熟知、長居大陸的台灣歌手黃安,日前透露自己在台買口罩時因大排長龍而放棄。 遭網民質疑在大陸疫情蔓延期間跑回... 詳情
騎士遭椰子樹葉砸中 全身多處骨折獲賠21萬
【明報專訊】高市1名陳姓男子去年4月騎機車外出,行進途中卻被掉落的椰子樹樹葉砸中,當場摔車倒地重傷,全身多處骨折,陳男怒告市府養工處有過失,... 詳情
【明報專訊】滯留武漢首批台商日前返台,但罹患重度血友病的一名10多歲孩子卻未在首批名單,至今仍受困武漢。知情人士指出,該名孩子的救命藥只剩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