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調查:過去半年間 42%青年與父母爭拗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創研庫」2019年12月9日公布「改善香港的跨代關係」研究報告。青年創研庫在同年10月下旬訪問300名18至29歲青年及302名54至73歲並育有子女的父母,發現42%受訪青年過去半年「間中」或「經常」與父母爭拗,當中逾七成主要因社會事件或立場問題。研究深入訪談20名青年個案,有受訪青年因與父母對社會事件看法不同,關係大受影響,決定取消家庭旅行,並打算搬離家中。
青協「家長全動網」單位主任凌婉君指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半年以來,不少家庭因社會事件口角和冷戰,家長和子女都找不到出路平息怒氣,結果愈演愈烈,曾有母親不希望女兒外出遊行示威,把女兒鎖於家中,沒收手機。
不同世代分歧大 八成受訪者認同
研究亦發現,整體受訪者傾向認同「年長一輩同年輕一輩好難溝通」,10分為完全認同,平均分為5.84。整體受訪者近84%認同「不同世代對社會議題曚貌k有很大分歧」,當中逾七成受訪者認為價值觀不同是造成世代矛盾的原因。
研究發現受訪青年和受訪父母對本港核心價值的看法有異,受訪父母中,3項最重要的核心價值為「社會穩定」、「法治」和「公平」;受訪青年則認為「自由」、「公平」和「民主」是本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凌婉君表示,家庭爭執原因有時候不完全來自政見不一,當中亦包括父母擔心子女安危。她建議家長與子女溝通不宜以說服彼此為目的,應從建立關係和信任的方向出發。溝通前家長應先釐清自己擔心或憤怒的原因,多聆聽子女想法,給予足夠安全感。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戰後嬰兒潮」與世代矛盾
青年創研庫「改善香港的跨代關係」研究報告根據文獻指出,成長背景的差異是造成世代矛盾和影響跨代關係的原因之一。不同年代會有機遇、價值、生活標準的差別,影響每個世代對人生的規劃和社會的態度有所不同,如不少「戰後嬰兒潮」世代會強調如何由戰後貧乏社會逐漸走向繁榮的成功故事。
現今世代行為主張 難說服戰後嬰兒潮世代
社會學者呂大樂2017年1月撰文分析,本港社會對於政治及社會發展的討論,主流意見和態度是基於成本與回報的計算,這跟「戰後嬰兒潮」世代有荓K切關係。他認為這世代重攻略,懂得且重視部署。如果要「盡地一煲」,他們會要求倡議者交代,為什麼提出的手段可達到預期目標?是否值得付出那些代價?是否有效的方法?提出的目標是否實際?成功機會有多高?
呂表示,「Now Generation」無法說服持「戰後嬰兒潮」世代觀念的人,在後者眼中,「Now Generation」的躁動有點莫名其妙,無法明白他們採取的手段怎樣可以帶來希望見到的轉變。對「Now Generation」來說,這是不應糾纏的問題,可是在「戰後嬰兒潮」世代看來,這是前提,若未能準確回應,其他考慮大可免問。
.世代爭拗與矛盾(圖)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說明形成香港世代矛盾的兩個可能因素。
關鍵字:說明、世代矛盾、因素
.論點一.
兩代價值觀有別
→ 分析:青協「青年創研庫」於2019年10月訪問300名18至29歲青年及302名54至73歲並育有子女的父母,發現受訪青年和父母對本港核心價值看法有異,受訪父母中,3項最重要核心價值為「社會穩定」、「法治」和「公平」;受訪青年則認為「自由」、「公平」和「民主」是本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可見兩代的價值觀有異,或於社會發展的優次上形成世代矛盾的因素
.論點二.
成長背景的差異
→ 分析:「青年創研庫」研究報告表示,成長背景差異是造成世代矛盾原因之一,由於不同年代會有機遇、價值、生活標準差別,影響每個世代對人生規劃和社會態度有所不同。社會學者呂大樂2017年1月撰文指出,「戰後嬰兒潮」世代意見和態度主要基於成本與回報計算,他們無法明白「Now Generation」採取的手段怎可帶來希望見到的轉變。可見成長背景的差異,可能導致不同世代的社會政治參與程度及方式有異
◆延伸回應題
(2) 「對於本港社會發展引發的世代矛盾(A),政府(B)應負上最大責任(B)。」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B)↑題目為比較題,要求同學討論政府應否為世代矛盾負上「最大」責任,故答題時須提出其他相應的比較對象,如市民、傳媒、社交平台等
(A)↑答題時須在每一比較段落提出比較點/比較準則,並解釋在此之上,哪一持份者應負上更大/小的責任,而另一持份者相對地應負上更大/小的責任;社會發展包括不同範疇,如貧富懸殊、房屋問題、政制發展等,答題時宜引用不同例子增強說服力
同意:
•政府持有最多資源
政府比其他持份者擁有更多資源,可有效紓緩世代矛盾。政府既有龐大稅收,又設社會福利署、教育局等部門,應是最有能力使用資源及專業人士以減世代矛盾,如增撥資源提供更多親子調解服務、籌辦針對家長及青少年的情緒管理培訓、於各行各業推出師徒計劃以鼓勵跨代接觸和了解等。相反,其他持份者如市民、社福機構等,難有資源及能力籌備大規模措施紓緩世代矛盾,故政府應為世代矛盾負上最大責任
•政府的影響力最大
政府作為制定政策者,對於紓緩世代矛盾影響力最大。據青協「青年創研庫」2019年12月公布的報告,分別有逾三成受訪者認為「社會地位不同」及「社會資源分配不平均」是造成世代矛盾的原因。政府每次推行的政策理應平衡不同世代持份者的利益和意見,便可避免階級及經濟矛盾加劇世代矛盾,致兩代互相敵視。其他持份者如市民、傳媒等,難有如政府般的影響力,故政府應為世代矛盾負最大責任
不同意:
•視乎兩代溝通意願
世代矛盾涉及人際關係的衡突,兩代能否有效溝通及互相理解牽涉個人意願,即使政府推行各種計劃或政策欲紓緩世代矛盾,若兩代拒絕溝通也是徒勞無功。上述青協「青年創研庫」的報告指出,對於造成世代矛盾的原因,71.3%受訪者認為是大家價值觀不同、分別逾五成受訪者認為是成長背景不同、教育程度或知識的差異。可見在兩代溝通上,政府應比市民為世代矛盾負上更小責任
•社交媒體激化矛盾
社交媒體出現,令人人可在網絡發聲,促進資訊全球化,某些觀念可在全球迅速傳播,如「OK, Boomer」一詞從社交媒體TikTok冒起,即被多個國家千禧世代用來駁斥或嘲諷思想封閉的年長世代。兒童事務委員會非官方委員黃梓謙認為,世界各地均面對不同年代的人互相衝擊,且愈演愈烈,原因是社交媒體盛行。他認為以往社會階級結構關係十分嚴謹,社交媒體令年輕一代可衝破權力結構,表達意見,甚至激化矛盾。可見在激化世代矛盾上,政府應比社交媒體負上更小責任
顧問教師:鄧婉君老師
[通通識 第6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