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駙馬薛紹墓現陝西
葬式越制明顯 120組文物出土
在不少電視劇中,唐太平公主和駙馬薛紹的情感糾葛讓很多人直嘆命運造物弄人。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薛紹與太平公主曾一起攜手走過7年幸福時光。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發布唐駙馬都尉薛紹墓發掘成果,出土的120餘件(組)各類珍貴文物及墓誌,不僅填補了薛紹在兩唐書中有史無傳的空白,同時也真實再現了當年皇權鬥爭的殘酷。而超高規格甚至越制的「雙室磚券墓」葬式,既讓世人清晰看到太平公主隱藏在背後的政治企圖,亦展現了唐代貴族墓葬「神龍模式」,這種存在於武則天至玄宗初期唐代政治文化的深層次特徵。
據介紹,薛紹墓位於陝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岩村,距唐長安城遺址(今西安市區)約23千米,西北距唐昭容上官婉兒墓7.3千米,北距武則天之母楊氏唐順陵4.3千米。這些墓位於的地區在唐代被稱為「洪瀆原」,是北朝晚期至隋唐時代京師長安附近最重要的、等級最高的貴族墓葬區。
墓誌點明墓主身分
2019年8月至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墓進行了發掘。讓考古工作者吃驚的是,該墓竟然是一座帶有四個天井和前後磚券墓室的大型唐墓,不僅出土彩繪陶俑等文物120餘件(組),同時在前墓室地面發現保存完整的墓誌。誌文明確記載,墓主為唐右武衛大將軍兼散騎常侍、駙馬都尉、平陽縣開國子薛紹。
薛紹墓是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雙室磚券墓,坐北朝南,由封土、斜坡墓道、4個天井、4個過洞、6個壁龕、前後甬道和前後墓室等部分組成,地面已無封土[象。斜坡墓道坡度陡峻,東西兩壁原繪有壁畫,現僅存白灰地仗,可觀察到墨線繪製的人物形象。墓道北壁繪門樓圖,僅可見紅色直楞窗痕[。四個天井形制相同,過洞形制均為拱頂土洞,在第二、三、四過洞底部東西兩壁各開一壁龕,龕內共出土各類陶俑、陶動物一百餘件。
據記載,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十一月,薛紹被誣與其兄濟州刺史薛顗參與琅琊王李沖謀反而下獄,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含冤而死,時年29歲。據考,薛紹去世17載之後,唐中宗於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正月為他平反,恢復官爵並令所司以禮改葬,由其長子薛崇胤和次子薛崇簡主持安葬,《薛紹墓誌》記載「歸葬於雍州咸陽縣河東府君舊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明指出,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薛紹與太平公主所生次子薛崇簡墓、第二女萬泉縣主薛氏墓也在這一區域。其中,萬泉縣主墓係太平公主親自主持安葬,其規格、形制與薛紹墓基本一致,而附近的上官婉兒是正二品卻只使用了單室磚券墓。「根據薛紹正三品的身分,是不夠級別使用雙室磚券墓,之所以薛紹墓和萬泉縣主薛氏墓越制的特徵非常明顯,背後隱現的是太平公主的政治企圖。」
李明認為,薛紹在史書中雖然無傳,但其身分特殊,是唐代嫡親公主之子,也是嫡親公主的駙馬,又因捲入政治鬥爭而身亡,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徵和代表性意義。「薛紹是神龍二年正月平反重葬的,這個時間距武則天去世僅僅幾個月,唐玄宗剛剛登基不久。所以這個越制的墓葬就是玄宗和太平公主為了確立新政治路線,推翻武則天統治規則的標誌。他們不能明面上否定武則天,所以就通過為薛紹這些冤死在武則天手堛瑣捷Q們建立超高規格墓葬的形式,來進行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