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起新辦手機號全國實施人臉識別登記
【明報專訊】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9月公布多項措施,以落實手機用戶實名登記,包括要求電訊企業門市全面使用人臉識別系統,市民通過比對後才可辦理上網,有關措施12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有網民擔心人臉識別的資料會外泄,個人私隱蕩然無存。
當局要求防治電話卡的二手買賣,電訊企業須完善服務條款,以廣告、短訊等對用戶作出提醒,引導他們到正規營業場所購買電話卡。電訊企業還須向用戶提供查詢名下手機號碼的服務,若用戶對名下的手機號碼提出異議,應立即組織核查和處理。
網民反應兩極
牛津大學研究員丁恩指,中國全面阻絕匿名申請手機門號管道,主因是為了防範電訊詐騙,但監控也可能是動機之一。內地微博網民對措施則反應兩極,有人認為措施有助保障市民利益,亦有人留言質疑:「對人民監控愈來愈嚴,究竟在怕什麼?」有網民擔心電訊企業門市的保安不足, 包括人臉等個人資料易外泄:「以前,盜賊知道你的名字,以後他們會知道你的長相」。
媒体近日調查發現,網上有多個兜售包括人臉等個人資料的平台,只要在互聯網以「人臉數據集」,便彈出數千張人臉照片。包括姓名、身分證照片、銀行卡和手機號等個資,售價僅4元(人民幣·下同)。有關照片沒經過當事人同意,已被放上網出售。
另有多款手機App隨意蒐集人臉數據。一個名為「人臉打分」的手機App,在用戶上傳照片後方能評價其外表,當中沒有任何協議確保上傳照片不被濫用。
有內地學者建議人臉訊息使用,應納入法律監管,才能促進人臉識別產業長遠健康發展,不被非法採集使用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