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食堂:雞蛋仔
【明報專訊】雞蛋仔可算是香港殿堂級的食物,所謂「殿堂級」,不在於它的價錢和格調,而是指雞蛋仔穩佔香港飲食文化的重要位置,帶有一股吸引全球食客的魔力。
雞蛋仔的主要材料只是雞蛋、麵粉和糖,食家常說「最簡單的東西,最難做得好」,聽上去雖然老套,不過也是事實。食材選擇已經起決定的作用,新鮮度、質素、產地、加工方法都影響雞蛋仔的成品,還有各自的比例和外加用料,木薯粉、發粉、香油、香精、凍水、啤酒等,任何取捨都匯聚成變化。
有次出席大學生的烹飪活動,他們設計了食療雞蛋仔,加入山藥粉等中藥成分,味道不差,創意滿分。可惜學生用的是家用雞蛋仔機,一看器具就知道雞蛋仔不會香脆。家用機熱力有限,粉漿無法高溫加熱,外表不乾,拿出來怎樣吹也沒用,一樣「腍過毛巾」。《論語》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傳統智慧由經驗累積,有時不得不相信。
教授飲食文化有時叫人忽發奇想,總希望小孩可以邊吃邊學習,甚至能夠接觸烹飪的過程。怎樣製作?怎樣安排?雖然未想好,雙腳已經踏進油麻地上海街的廚房用具店,雙手付錢後,就捧茩鼎悼峈甄蛋仔機回家,感覺準備工作好像完成了一半。
試了幾次,總算找到不錯的食譜,也開始學會不被雞蛋仔機燙傷(難怪家用機不夠熱)。小孩沒有參與加熱的部分,單單負責打蛋、篩粉、攪拌材料,已能感受烹飪的樂趣。他們摺疊紙張猛力地撥風,像為自己的雞蛋仔加油,也間接為飲食文化的傳承出了一分力。
■知多點
雞蛋仔源起
雞蛋仔的出現有說是在1950年代,戰後物資不足,食材尤為珍貴,雜貨店入貨的雞蛋,總會有撞裂的情G。雖然這些雞蛋不可存放,也無法賣出,但仍可即時食用。店主心思一轉,訂製烤製的模具,塑造成一粒粒小雞蛋的形狀,將雜貨店隨手可取的麵粉和糖加入雞蛋,做成蛋漿,烤成雞蛋仔。
製作雞蛋仔最初的想法是不浪費,吃的人獲得營養,味道當然也吸引。原味的雞蛋仔一直流傳,後來隨潮流加入多款食材,紫薯、芝士比較常見,鳳梨酥、鹹蛋黃更顯風格。雞蛋仔不獨亞洲專賣,也流傳到歐美,當地人較多採用配搭窩夫(Waffle)的食材,加入雪糕、朱古力醬等,好看之餘,也方便放於外賣的膠杯當中。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常任電視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降迭n學者嘉賓,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