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國家意識 屢破票房
[2019.10.03] 發表
主旋律電影按官方說法就是弘揚主流價值觀和國家意識形態,以重大革命歷史或其他現實主義題材為主的影片。1987年3月,時任廣電部電影局長滕進賢在全國電影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的發展方向。早期的主旋律電影製作由官方主導:官方投資、官方拍攝,甚至官方組織觀眾。其後,主旋律電影的製作發行隨着經濟體制改革而轉向市場化,民營資本開始投入,合拍片增加,主旋律的意識形態趨淡,題材、類型則更多元。
2009年多部主旋律電影票房突出,《中國電影報》數據顯示,當時國慶60周年獻禮片《建國大業》票房4.3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國產片票房最高紀錄。201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建黨偉業》票房也達4.1億元,而2017年的《戰狼2》以56.8億元暫列中國電影票房首位。
更多中國要聞
70周年國慶,新華社從9月30日起連發3稿,都是外國領導人祝賀中國國慶的新聞,一般來說,排序應按來賀的先後次序發稿,但新華社稿未寫致賀的時間...
詳情
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是中國最早控制的地區,於建政初期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故有「共和國長子」之稱。國產的第一輛汽車、第一輛坦克...
詳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