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變身鍵盤 智能手表輕鬆輸入 屏幕太小難打字 初企解痛點捕商機
【明報專訊】智能手表輸入法無論是手寫、打字還是語音,都受屏幕太小,或環境噪音限制,使用時不方便,準確率亦低。有初創公司研究出一套在手背或手指上建立虛擬鍵盤的輸入方法,令到未來在智能手表輸入資料方便得多,間接幫助擴展智能手表的用途。預料首批採用這種輸入方法的智能手表將於明年3月推出。
明報記者 薛偉傑
傳統輸入法用戶體驗差 語音輸入或泄私隱
振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Vibint AI Limited)行政總裁尹啟揚表示,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銷量頗高,但這些產品有一大缺點,就是屏幕面積太小,很難用手輸入資料,不論手寫還是打字的用戶體驗都很差,兼且會拉低準確率,間接限制用途。使用語音輸入又易受周圍環境的噪音限制,也可能會泄漏個人私隱或機密資料,並非任何場景都適合。
該公司研發Vitype,放棄透過屏幕或語音輸入,將用戶佩戴智能手表或手環的手(通常是左手)的手背或4隻手指變成虛擬鍵盤,透過骨傳導技術輸入資料。
用戶以手指敲擊手背或手指皮膚時,會令骨頭和軟組織產生震動,震動會傳回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環內置加速度計及陀螺儀,可從震動訊號偵測出敲擊位置,當中涉及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用戶預先將手背或4隻手指不同位置設定成虛擬鍵盤的數字鍵,要輸入數字就不再是難事。輸入英文字母則用傳統手機數字鍵下代表數個英文字母的方法(如數字鍵「2」下可再選取ABC、「3」可選DEF,餘此類推),藉不同敲擊次數輸入不同字母。
稱節省硬件成本 盼普及應用
尹啟揚表示,一般智能手表內置加速度計及陀螺儀。至於智能手環,零售價數百元級數的亦已內置同樣功能。以他所知,第1代至第3代的小米手環未有內置加速度計及陀螺儀,但今年中推出的小米手環4已配備。至於Apple、三星、華為、LG、Fitbit等亦有配備。
該公司認為,Vitype輸入法方案可以適用主流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毋須生產商增加硬件成本,只要加入該公司的軟件。公司希望同時與多個品牌或生產商授權合作,令Vitype方案普及。
尹啟揚指出,除了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Vitype還可以應用於其他裝置。例如,智能眼鏡雖然可以聽歌、看短片、拍攝或錄影、翻譯、導航、上網、打出或接聽電話等,但至今仍不普及,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使用起來非常不便。之前業界曾經使用或研究的控制方式,包括:眨眼、多鍵按鈕、多點式觸控板、語音指令、手勢操控等,但都分別有缺點。若然用戶有佩戴智能手表,便可以透過Vitype的虛擬鍵盤和智能手表來操控智能眼鏡,至少在拍攝或錄影、打出電話以及輸入小量資料時,會方便得多。
尹啟揚稱公司早前與港商創龍(MAD Gaze Limited)簽下授權協議,創龍計劃明年3月推出智能手表,全球率先採用Vitype操作方法。該款手表除可獨立使用,還可以控制創龍舊款或以後推出的智能眼鏡。中長期來說,尹啟揚認為,Vitype有望應用於智能家居,但仍需時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