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西環邨𨋢駁𨋢 長者難落樓變隱老
【明報專訊】本港有多條樓齡「年過半百」的公共屋邨,包括有逾60年歷史的西環邨。由於邨內升降機沒完全接駁各層,部分要「𨋢駁𨋢」才能下樓,令行動不便的長者少出門變「隱老」,有團體建議房委會盡快啟動重建該區並安置居民,以便日後釋出更多單位。房委會表示西環邨樓宇結構安全,暫無重建計劃。
明報記者 高卓怡
西環邨於1958年落成,是繼北角模範邨後現存最早期落成的公屋。該邨分為5座大廈,樓高10至14層,設8部升降機,惟並非每層樓均有升降機接駁,如樓高14層的西苑台,升降機只達9樓。87歲住戶林婆婆家住11樓,要落樓需步行兩層才到達有升降機的樓層,惟已氣喘連連,其媳婦鍾女士說,他們一家人居於西環邨20年,因「有感情」及「怕煩」,沒申請調遷。常探望居於頂樓長者的鍾女士說,部分坐輪椅住戶「除了覆診,基本唔出門」,隱居家中導致鬱鬱不歡。另有住戶抱怨邨內設計如「迷宮」︰「落樓要轉3程𨋢,最少行15至20分鐘。」盼當局盡快啟動重建。
「迷宮」設計 恐變危樓 住戶促重建
本報統計房委會2014年公布的22條有潛力重建舊屋邨名單,撇除已宣布重建的華富邨及美東邨,餘下19條屋邨,包括樓齡逾50年的西環邨、觀塘和樂邨及九龍城馬頭圍邨等(見表),附近均正計劃發展公營房屋項目,可提供原區安置空間。房委會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稱,西環邨樓宇結構安全,現時並無重建計劃。
列「有潛力」名單 房會:無計劃重建
服務當局居民的團體「守護堅城聯盟」召集人黃健菁對房委會回應感失望,擔心西環邨日久失修,恐變危樓。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說,本港現時覓地建屋難,而政府亦有計劃於堅尼地城加惠民道和摩星嶺前平房區作公屋發展,可安置西環邨住戶,呼籲當局應把握這「黃金時機」啟動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