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談前對美釋善意 中國首撤加徵關稅

[2019.09.12] 發表
中國的豁免關稅清單並不包括如大豆等農產品。
人們需了解這點:對中國的關稅是我們對其經濟侵略的最佳防禦和最好的保險政策,以保證中國將繼續真誠談判。 美國貿易顧問 納瓦羅

中美下月舉行高級別經貿談判,中國關稅稅則委員會昨公布首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單,似釋出善意為貿談預熱,但大豆和豬產品等主要農產品不在第一次排除清單之列。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日表示歡迎,並形容這個決定是「大動作」。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周二則試圖降低談判成果預期,呼籲投資者、公眾等各界人士對談判「保持耐心」,表示若要取得好結果,需讓談判順其自然。明報記者

未涵蓋農產品 部分獲退還稅款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昨天公布「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單」,對首批向美加徵關稅商品中的16項商品停止加徵25%關稅,17日起實施,直至2020年9月16日。其中「清單一」所列商品,不再加徵此前為反制美國的關稅,退還已加徵的關稅稅款,相關進口企業可在清單公布日起6個月內向海關申請;「清單二」所列商品亦將獲撤銷原加徵關稅,但已加徵的關稅稅款不予退還。

特朗普在白宮見記者時說:「這是個大動作。」他又重申中國希望達成協議,因為中國經濟在美國對中國徵收關稅下大受打擊。

根據公布,清單一12項商品包括蝦苗、飼料用魚粉、潤滑油、礦物油、醫用直線加速器等。清單二4項商品包括飼料用乳清、潤滑油基礎油等。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將繼續展開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排除工作,並會適時公布後續批次排除清單。彭博社稱,迄今為止,中國的關稅反制策略主要集中在限制特朗普連任關鍵州份的農產品和製成品貿易;鑑於美國還將進一步增加關稅,中國不大可能再讓步豁免大豆和汽車關稅。

央視:減少在華企業影響

央視專欄「國際銳評」稱,中方首次公布關稅排除清單,目的是盡量減少經貿摩擦對在華企業的影響,體現「中方應對經貿摩擦一貫的冷靜、理性,以及對企業和民眾的高度負責」。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對中國而言,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排除工作是關稅制度的一項創新,此次是自今年5月啟動工作後首次公布排除清單。社評表示,公布排除清單能有效緩解貿易戰對中國相關企業的成本衝擊,對中國民生「也是一個積極信號」。

對華強硬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周二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呼籲,投資者、市場、公眾等應對擴日持久的談判「保持耐心」,並稱「如果我們想要得到非常好的結果,我們要讓談判過程順其自然」。納瓦羅上周受訪時曾敦促中方回到5月談判破裂前的協議上,稱美國不會在關鍵議題上退縮,下月談判焦點將是「重大結構性問題」和「市場准入」。

美國商務部同日表示,發現自中國進口的瓷磚獲不公平補貼,將對其徵收反補貼關稅,初步稅率大約介乎104%至222%。路透社引述商務部聲明稱,該決定將影響2018年價值約4.83億美元的進口瓷磚。商務部5月展開對中國進口瓷磚的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目前尚未發布調查的初步結果,但提議徵收的反傾銷稅稅率為127%至356%,該關稅可加在上述反補貼稅基礎上。中國瓷磚因貿易戰已被徵收25%的關稅,且10月1日起該稅率將提高至30%。

更多中國要聞
【明報專訊】據《上海證券報》不完全統計顯示,近半個月,多地紛紛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多關於產業和基建。粗略統計,貴州、四川、河北、山東、河南... 詳情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接見候任澳門特首賀一誠表示,澳門回歸20年來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澳門特色的『... 詳情
台首披露兩階段護島戰術
【明報專訊】台灣國防部昨日公布兩年一度的《國防報告書》,軍事戰略延續台灣總統蔡英文任內首份報告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但首次公布示意圖,顯... 詳情
華僑持出入境證件10月起與內地民眾享同等便利
【明報專訊】中共國家移民管理局昨天召開推動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部際聯席會議,該局制定了《出入境證件身分認證管理辦法(試行)》,港澳民眾與華僑...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市應急管理局11日晚間發布最新通告,要求9月20日起至10月7日,全市原則上停止散裝油銷售和自助加油。同時,危險化學品生產企...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