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談青年抗爭 楊潤雄:沒人無故傷害人 背後不滿值得深究 「過激暴力才是問題」
【明報專訊】反修訂《逃犯條例》引發連串示威活動。教育局長楊潤雄上周中接受本報專訪,回應青年上街及演變成衝突,稱相信沒有人會無故傷害自己或他人,「相信他們背後一定有一些想法,令他們採取這些行動」,值得深究青年背後的不滿情緒。但他稱,不論任何原因,都不贊成這些影響及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動。
稱過激「是社會整體問題」
楊潤雄於示威者在中聯辦抗議及上環警民衝突、元朗襲擊事件發生前接受訪問。提及早前年輕人參與示威,他認為本港有表達意見的自由,年輕人出來發表意見、對事件有自己看法沒有問題 ,「我們只是擔心有時部分人士,不完全是年輕人,使用過激或暴力的方法,這才是問題」。對於有人將矛頭指向教育問題,楊稱「我不會說這是教育的問題,這是社會上整體需面對的問題」。他說看到大部分年輕人和平、理性表達意見,於教育上會繼續工作,培養年輕人明辨思考、懂得與人相處、互相尊重。
盼大眾靜下來坐一起理性傾
楊潤雄說,政府已承認處理修例上有不足之處,未能讓市民理解政府提出修例的原因。他認為,現時情G同時反映社會一直有不滿情緒,如年輕人置業、創業、學業問題,亦有人歸咎政制問題等,這些值得再深入研究。
他說,政府已表示不會再提修例、特首亦稱將多花時間與各界溝通,特別是年輕人。他希望,大眾「嘗試靜下來,重新坐在一起,理性去傾一傾一些問題」,亦盼溝通過程「令大家多點了解、多點包容,亦令我們未來政策施政、或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向,可更加貼近他們的要求」。
政府強調要多與年輕人溝通。楊潤雄說,政府各局會盡量爭取機會,聆聽年輕人心聲和溝通,「於我們政策出之前或做決定前,多聽他們的聲音」。教育局較常接觸學校,與學生有直接關係,楊潤雄說局方責無旁貸,有責任蒐集年輕人意見。但因學生人數眾多,局方要「繁密地傾,是難的」,局方會考慮透過學校或教師多了解年輕人,亦會與業界商討採用何等方法。教育局亦會協助其他與年輕人接觸的部門,如民政事務局。
談絕望 指有課程育正向思維
反修例事件令一些年輕人感絕望,情緒低落。楊潤雄說,個人成長是教育重要一環,「現行課程有一定的工作,亦有其他的計劃,如成長的天空(計劃)」,培養學生正向思維、面對挑戰等。他又表示,每年9月開學,學生因面對新環境,情緒會較波動,今年更有大型社會運動,「可能多點人情緒會波動」,局方正籌備開學時提醒學校注意教師或學生的情緒,亦希望今次事件盡快平息。
憂近日事件 社會對學校失信心
楊潤雄又稱,近日有不同個別事件,如有教師教學情G被質疑或通識科成為議論焦點,「反而我擔心社會會否對學校教育失了點信心,以往大家信任學校、信任老師可以將自己子女教得好好,現時會否因這些個別事件,引致大家對學校的教育有懷疑呢?」他稱,局方有需要仔細思考,幫助社會重建對教育制度的信心,「或不會有這些懷疑一直擴散出去」。
至於通識科,楊潤雄表示,科目原意培養學生跨學科知識、關心社會等,現時遭外界質疑是否違原意。他說,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正就各科做公眾諮詢,局方收到最終報告後,會詳細考慮當中建議。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