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家長入侵大學?
現今不少孩童打從牙牙學語到上幼稚園,到上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階段,父母的身影從未間斷。究竟父母「多做一些」,把子女照顧得無微不至,抑或「少做點」,放手讓子女自行學習,才是對孩子的成長較有利呢?學界對此議題仍未有很清晰結論,而且不同家庭情#各異,難以一概而論。
香港教育心理學家伍斐然幾年前針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社會的華人家長,以及美國、歐洲及非洲裔家長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過度專注子女的管教方式會適得其反。該研究建議,關注子女的程度需要一條健康的界線。社會輿論也普遍認為,父母不該過分操控子女成長,尤其是當子女升讀大學,家長應懂得放手讓子女自立。
對子女付出 未因入大學完結
但如何訂一條健康的界線,很難說得準。反正今時不同往日,事實上在許多經濟發達的地區,「密集式」養兒法(intensive parenting)早已成為主流。基本上只要父母認為自己可以應付得到的,也會為子女盡力提供適切的幫助,好讓子女在升學擇業上獲得優勢。現在許多中產家長對子女的付出,未有因子女成功入讀大學而完結。
同時,愈來愈多學校也認識到父母參與的重要,不少過往一般被視為學校的職能也轉移到家長身上,甚至近年一些高等學府也尋求與家長建立伙伴關係。當大學遇上「怪獸家長」已是見怪不怪的事情時,許多人不禁對此搖頭嘆息。
不過,也許令不少人出乎意料的是,事事為子女張羅的「怪獸家長」對子女完成學位是相當重要的。美國社會學家Laura Hamilton曾在美國一所非頂尖大學進行實地研究,訪問了41個家庭,以探討來自不同背景的父母參與如何影響他們女兒四年的大學生活。研究仔細地闡述,女生在大學階段由當初適應期以至畢業後投身職場的過渡期上,均需要父母大量的財政、情感及日常打點照料等的支援。
受惠父母財政投入 較少輟學
Hamilton另一個研究利用美國90年代具有全國代表性的高等教育數據,剖析父母的財政投入如何影響就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子女的GPA(成績平均績點)和學位完成率。調查結果有點弔詭:父母的財政投入雖然會減低子女的GPA,但卻能增加子女成功畢業的概率。過去有評論指出,父母提供更多財政支持,只會減低子女學習動力。
惟Hamilton認為,學生其實是奉行「滿意決策模式」(satisficing model),即他們一方面不會盲從父母意願把財政資源最佳地運用在學業成績上,但另一方面他們仍盡量善用父母給予的財政資源讓自己的表現符合學校多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說,擁有父母資助的大學生不一定是高GPA的,但畢竟他們「受惠」於父母的財政投入,因而較少輟學。
無論如何,家長參與子女大學生涯,在程度、形式上或有所不同,但大抵上已成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而且也不一定是負面的事情,社會大眾不必因少數人的過分行為而妖魔化所有其他家長的參與。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談「應不應該」的同時,也許也是時候仔細想想,家長可以在高等教育上扮演什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