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解讀:內地採人面步姿識別監控 更難偷偷採訪六四相關者
【明報專訊】曾任職記者的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表示,他於2000年後加入傳媒機構的中國組,參與在內地採訪有關六四的新聞,曾被跟蹤或搜身,形容每年六四前後是北京的敏感時期。他說,自中國近年推行「社會信用系統」後,加上人面識別等監控,採訪六四相關人物更困難。
呂秉權憶述,有一年採訪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前秘書鮑彤後,被守在其家門的國安搜身,要求交出錄影帶;而當趙紫陽2005年逝世時,他更長期24小時被跟蹤,要暫緩接觸六四相關人士的採訪安排,「但都是監視,總的來說沒有動武、拘捕,也偶爾有空間、機會讓我們接觸到相關人士」。
然而,呂說自中國內地去年實施「社會信用系統」後,把社區分成不同「網格」,每格由5人監控民眾,敏感人士所接觸的人、去的地方,都會化為數據轉予監控者,「例如一個不在鮑彤住處、不同網格的人,可能是記者,接觸他,系統馬上會通報監視者」,因而提高了採訪難度,加之有人面識別、步姿識別、網絡監控等輔助,堵塞了更多「監控漏洞」。呂秉權說:「現在記者更難『偷雞』採訪六四相關人士,以前可能一個林建誠(有線中國組前記者)試到那百密的一疏,現在可能10個林建誠也未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