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車恐無一泊位 陳帆:留意中小住戶需求 考慮改善
【明報專訊】審計報告引述運輸署推算,全港泊車位比例於未來數年會進一步下降至1以下,即每輛領牌私家車或分配不到一個車位。運房局長陳帆表示,理想泊車位比例應為1輛車有1.4至1.5個泊位,近年留意到公屋居民謀生需用輕型商業車,中小型私人單位業主購車意欲亦高,未來會考慮相關因素,改善泊車位供應。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就公眾泊車位審計報告做公開聆訊,規劃署副署長鍾文傑指出,署方分別於2009及2014年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內資助房屋與私人房屋的泊車標準,所有資助房屋與100平方米或以下中小型單位的泊車標準比率都有所下調(見表),當中40平方米以上至70平方米的私人單位,由過去每6至9個單位要提供1泊位,下調至只需0.7個泊位。
2014年下調標準 林卓廷批火上加油
民主黨林卓廷指出,2014年全港私家車與泊車位比例已跌至1.19,認為政府在泊車位不足問題「水浸眼眉」時,仍「火上加油」減少全港大部分住宅發展的泊車標準比率,減少泊車位供應。
陳帆認短期難大變
陳帆解釋,政府近年有留意到市民置業面積縮小,但中小型樓宇業主購車意欲高;加上發現公屋居民謀生要用到輕型商業車,並停泊在屋苑,會在未來修訂準則的過程中一併考慮,進一步改善泊位供應。惟他承認,政府無可能在短時間就泊車位供應比例作大改變,稱停車場泊位主要取決於房屋及商業用地發展,土地供應遇瓶頸影響私人樓房供應,對泊車位供應會有影響,而一般樓宇建造需時5至7年。
專家:收費車場多空置 看比率無意思
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指出,難以評論增加多少比率才足夠,因即使現時泊位短缺下,不少收費停車場空置率仍相當高,因不少司機寧願違泊也不願負擔停車場費。純看泊車位供應比例的數字沒有意思,政府需清晰知道增加泊車位是為下調停車場費用還是解決違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