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字不清 訓練咀嚼的藝術#

[2019.04.25] 發表

四歲的小希因咬字不清,所以來到言語治療診所。閒談的時候,媽媽說小希每次吃飯時都會要求把#菜剪細剪碎,否則,他寧願只吃白飯,或「馬拉松式」用個多小時吃一點點。就算給他最喜歡的炸雞髀,他也只吃兩口,而且那兩口是不經咀嚼就直接吞下。由於媽媽怕小朋友不吃肉和菜會營養不良、影響成長,唯有屈服每餐都剪碎#菜。

理論上,四歲小朋友的口肌已完全發展,可以進食一般成人的食物。「聽說進食時咀嚼跟小朋友說話能力有關,其實是不是真的?但除了說話和吃東西都用口這共通點外,兩者好像沒太大關係。」媽媽提出了這個問題。

只吃碎#菜#口部肌肉少訓練

「咀嚼和說話能力有關係」這說法,最多只說對一半。要弄清楚兩者的關係,首先要明白小朋友說話發展分兩大範疇:咬字發音和語言發展。咬字發音是指說話的清晰度,常見的錯誤例如:把「三」說成「擔」、「豆」說成「狗」等,或是平常所指「黐#根」那種咬字不清晰。這方面跟咀嚼能力可能有關係,因為咬字和咀嚼一樣,需要配合舌頭、嘴唇和下顎的肌肉。如果小朋友長時間只吃碎肉碎菜,變相減少了口部肌肉訓練。當相關肌肉不夠強時,便可能影響咬字。

來到小朋友說話發展的第二大範疇:語言發展,即指小朋友的語言能力,例如句子的長短、結構是否完整、詞彙多少等,這部分跟腦部發展,以及家長和環境的語言刺激有關;所以,再多的咀嚼也不能幫助語言發展,小朋友咬字能力跟句子內容沒有關係。

要鼓勵小希咀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爸媽總會因為怕他們營養不足、或用餐時間過長而放棄。所以,首先要先調整目標,不能一開始就要求小朋友大口大口地吃大人的食物,應按小朋友的能力小步小步地循序漸進。以小希為例,目前他只接受約2至3mm大小的碎肉碎菜,所以他現在的目標應該是大概5mm的肉和菜,由於變化很小,小朋友大多不為意,比較容易接受。

鼓勵咀嚼要循序漸進

當5mm的目標達到並鞏固後(持續約兩至三星期,視乎小朋友的接受程度),爸媽可以再把食物的大小增至8mm,重複同樣的步驟,餘此類推。這方法的大原則,是食物的體積一旦加大了,就不應隨便變小。我們要肯定每一個目標都是可做得到的程度(achievable)。此外,如果小朋友真的很抗拒轉變,或是爸媽觀察到小朋友咀嚼的耐力一向不足,可以只把#菜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剪得大塊一點,其餘繼續剪細,令到#菜同時有大有小,令小朋友更容易適應。

切記,重點是循序漸進,儘管每一步看似很少,但這個過程都是必須。

更多健康醫事
明C.傅貼士:落枕 /「#厲頸」
所謂「春眠不覺曉」,用來形容春季特別容易沉睡非常貼切。可能由於沉睡關係,亦會較容易犯「#厲頸」的毛病。廣東話稱為「#厲頸」亦即國語的落枕或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