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聯營承建造價32億 兩座斜拉橋 后海灣地標
【明報專訊】政府於2003年批出合約予金門-Skanska-中鐵大橋局聯營公司,興建長約3.5公里的深圳灣公路大橋(即深港西部通道)香港段,造價約32億元;而整條橫跨后海灣的大橋長約5.5公里,是三線雙程分隔車道,連接香港的流浮山及深圳蛇口,成為來往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第4條跨境行車通道。就大橋香港段有鋼纜折斷,金門回覆本報查詢時稱仍在了解中。
由兩地專家組成的聯合評審委員會於2002年1月選出大橋興建方案,根據粵港水域交界劃分為香港段和深圳段,分別長約3.5公里和2公里,由兩地政府各自建造,大橋主要由多條跨混凝土高架道組成,並於香港和深圳的海事航道各建鋼結構斜拉橋,兩座斜拉橋均採用單橋塔設計,橋塔輕微傾向對方,象徵將兩邊的高架道拉向粵港邊界,成為后海灣的地標。
港府2003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建造西部通道及屬連接路的后海灣幹線,同年批出合約予金門-Skanska-中鐵大橋局聯營公司,開始興建。資料顯示奧雅納(ARUP)以顧問身分,就西部通道為港府做環評等可行性研究、細節設計等工作,而負責鋼纜部分的公司是「VSL」,在昨日路政署提供的照片上,鋼纜位置亦印有「VSL」字樣。
西部通道的香港段於2005年12月建成,深港兩段大橋的橋面則於2006年1月合攏,並於2007年7月1日通車。據發展局2015年的文件,2014年1至7月期間,西部通道日均跨境車流為10,100架次,只及通車初期的預測車流34%,人流則約98,100人次,較通車初期的預測多出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