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醫生比例22年新低 四成半中高層 知情者稱開會文化攤薄臨H人力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現人滿之患,前線怨聲載道,本報分析了22年的醫生人手,發現主力負責前線工作的駐院醫生人數雖上升58%,但佔整體公院醫生的比例就由高峰時64.1%跌至歷年最低的47.6%,而顧問醫生及高級醫生就佔四成半。有醫生分析高級醫生要分擔行政工作,包括應付醫管局開會文化,攤薄前線臨H工作的人手,在人手不足下令駐院醫生百上加斤,加上管理缺乏敏感度,令情G火上加油。
明報記者 冼韻姬 許芳文 朱韻斐
中高層22年人手倍增
前線駐院醫生僅升58%
本報翻查醫院管理局年報,分析了1996/97至2017/18年度共22年的醫生數目,發現其間人手上升逾八成,至6336人。當中最高級的顧問醫生在22年間倍增至889人;而自2011年起,醫生考獲專科後5年便可升職,令中層的高級醫生(即副顧問醫生)大增,22年間升1.5倍至1935人;在早年削減醫學額及醫生晉升此消彼長影響下,最低級的駐院醫生於同期僅升58%,至3016人(見圖)。
駐院醫生雖仍是大多數,但比例持續跌至2017/18年度的47.6%,實際人數更在2011/12至2016/17年度跌穿3000人,其中最低的2014/15年度僅得2872人,但未低過1990年代約2000人水平。在各聯網內科人手中,九龍中駐院醫生跌幅最大,由2010/11年度的71%減至51%(見圖)。
至於全港高級醫生比例,則由在10年前持續約佔兩成,升至近年的三成。
高級醫生開始要兼顧行政工作,有前線駐院醫生怨上級常開會,令臨H工作百上加斤。有熟悉醫管局的醫生指現有問題根源不是病毒感染,並非單一因素可解釋,在人手及病H不足無法短期解決下,高級醫生要應付醫管局中央集權衍生的開會文化,加上院內中層管理缺敏感度,無法安撫前線情緒,致火上加油。
高層開會「一人講幾句」
第一輪巡房重擔前線負責
他表示,「部門有10個高級醫生,可以10個去開會」,醫生私下笑說去「唱遊」,「成班人唱兩三小時,一人講幾句,講完當做驉v,最近便有不想兼顧行政的高級醫生萌去意。他認為院內中層可決定需否全部人去開會,當然醫生內部矛盾還來自個別「上岸」心態,這未必是普遍,但高級醫生最少在前線捱了12年,部分人不想再做「難頂」工作,包括第一輪巡房、負責由內科分流至其他病房的病人,便交由「食物鏈最低層」的駐院醫生,「由內科走去骨科,一來一回花幾多時間?然後前線做到飯都無得食,你就去開會,當然不高興」。
競投資源開會連場
部門至醫院 聯網到醫局
另有參與管理的資深臨H醫生稱,部分會議實在可免,「例如競投資源過程,先要在部門傾,然後在醫院層面傾,再去聯網傾,還要去醫管局大會,層層傾都要做PowerPoint(簡報)」。他又稱文書工作愈來愈多,因為「以前6個病人患同一病,現在是一個人有6個病」,在分科愈來愈細下,不同專科轉介全部要寫文件,這不是香港獨有,外國也如是,但其經驗顯示仍有八成文書工作與臨H有關。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稱,他以往全職在公院任副顧問醫生時,每周花3至5小時開會,部分非緊急的,例如定期就臨H電腦系統開會,便應延至服務高峰後。對於文書工作,他相信長遠需要大型改革運動簡化流程。
陳家亮:醫生不足水深火熱
需讓同事感受獲認同
除了行政工作引發矛盾,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H助理教授方欣碩表示,愛做手術的外科醫生會「爭炾窗v,顧問醫生主力做手術,中層兼顧做手術及門診,結果大量門診落在駐院醫生身上,不少人因培訓不足萌生去意。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認為,醫生不足非今日的事,且愈來愈水深火熱,培訓一名專科醫生需13年,醫管局已多管齊下應對,例如引入有限度註冊醫生。他認為,未來應加強公私營協作、教育市民勿濫用急症室、加強基層醫療等,但任何措施也不能立竿見影,其間要讓同事感受到付出會獲認同,才能「捱下去」。
(公院爆煲解構之一)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