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拆解﹕放寬公共空間影響居民?
【明報專訊】新聞資料
因影響居民生活及行人流動,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於2018年8月4日正式取消,但「殺街」不代表問題告一段落。部分表演者有意轉戰銅鑼灣和尖沙嘴等地,有人憂慮噪音滋擾、阻街甚至「爭地盤」等問題會擴散到其他地區。時代廣場2018年9月入稟高院,稱街頭表演者在廣場外空地表演時造成噪音及阻礙通道,要求法庭頒禁制令。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認為,歸根究柢是政府一直未有透過政策或公眾諮詢為本港的公共空間作詳細規劃設計,也沒有為公共空間訂立統一的管理準則,造成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這種「錯配」。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題目 (卷二 延伸回應題)
評估政府放寬公共空間管制對香港人生活素質的影響。(12分)
◆拆題
?「評估」一詞意味同學須作正反兼備的論證,並展示反駁或比較思維
?需具體列明政府放寬公共空間的可能方式,以展示對議題的背景知識及建立推論基礎
?「生活素質」包括不同層面,同學需利用不同角度及概念闡釋論點
■知多點
街頭表演≠行乞
對於坊間有意見要求以打擊行乞的法例檢控收取打賞的「大媽」表演者,據悉政府內部曾就此諮詢法律意見,獲告知若賣藝者在公眾地方收取酬金,並不能視作行乞而檢控,2017年有街頭表演者被控「乞取施捨」入罪後上訴得直的案例。
2016年12月24日,新移民劉召平在銅鑼灣啟超道馬路旁吹奏葫蘆絲,途人李成光目睹有公摹N紙幣放在劉的紅色盒子內,劉向給錢的人說「多謝」,李報警稱劉乞取施捨。劉其後被裁定罪成,罰款1000元,他不服定罪上訴。
高院原訟庭暫委法官陳廣池在上訴庭指出,常見的乞取情景是有人用手或器皿行乞,但劉召平明顯是在吹奏樂器,其「表演」或「賣藝」不一定悅耳賞心,亦不一定為人人接受,但其狀似表演的行為,在港甚為普遍,關鍵在於這是「行乞」,還是執法當局較為容忍的「藝術或街頭表演」行為。
陳官指出,不會亦不能界定「行乞」和「表演」的行為分野,並稱在一定程度上這涉灰色地帶及情、理、法的考慮,最終裁定上訴人劉召平得直,撤銷其定罪及罰款。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學生試答﹕.主題句.背景知識.說明推論.扣緊題眼
.學生答題/.教師評語/(見表)
◆總評
具備相關議題的深厚背景知識,並能靈活運用不同概念說明推論,甚至作了兩次高水平的反駁,整體分析框架符合題目要求。縱然在論點上偏重經濟及社會的論點,忽略了公共空間的文化影響力,部分論點的推論也略有不足,亦未有展示難度最高的衡量比較思維,但在考評而言已屬上品。
佳作成績:10/12
文:港大同學會書院通識科教師 陳曦彤
[通通識 第5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