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販轉向欺凌耆老 先騙錢財再逼帶毒
邊境局發現運毒新趨勢

[2018.11.26] 發表
一份情報顯示,販毒集團改變策略,以前利用少年無知貪財去運毒,現時挑選耆老來充當毒品走私犯,將毒品帶入加國。

【明報專訊】根據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在今年5月發出的一份情報顯示,販毒集團改變策略,以前利用少年無知貪財去運毒,現時挑選耆老來充當毒品走私犯,將毒品帶入加國。該份通告要求邊境服務局人員們留意年老的毒品走私情況。

毒販的手法是先騙取老人家的金錢,令他們陷入經濟困境,然後逼他們運毒。毒販的騙財手法通常是利用電話、電郵、信件、網站進行。

上述情報通告還指出,一些充當毒品走私犯的耆老是在淪為欺詐罪案的犧牲品之後,迫於經濟上的壓力而鋌而走險。

情報說:「據信,販毒集團現正使用這類欺詐手段,在加國的境內和境外招募毫無戒心的耆老和成年人,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將毒品運送入加拿大。」

儘管販毒集團喜歡利用不同年齡、背景和收入階層的人帶毒,但耆老現正成為販毒集團目標的比例偏高。

一些成為販毒集團的目標的耆老,很可能因淪為欺詐罪案的犧牲品而損失了大量金錢,他們不顧一切地希望能追回損失。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還指出,該機構已對販毒集團針對耆老下手的情況保持警覺,並已採取相關行動,但未就販毒集團採用這一手法的普遍性提供統計數據。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發言人多里昂(Nicholas Dorion)在談及販毒集團製造的欺詐罪案時指出,最常見的欺詐罪案是戀愛騙局、遺產騙局以及提供虛假的商業機會等,這些騙局包括了強制性的旅行和付費。

他還指出,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官員採用情報和調查技巧來遏制毒品進口,並與其他執法部門和國際合作伙伴攜手合作,以跟蹤販毒集團的犯罪活動。

耆老維權團體加拿大退休人士協會(CARP)的公共政策官員沃茨(Laura Tamblyn Watts)指出,販毒集團更可能瞄準老年人士,是因為他們看起來毫無殺傷力和不會引起懷疑。一些耆老可能做過髖關節置換手術或要攜帶醫療器械,這是極佳的掩護,從而減少邊境服務局官員的懷疑。

她表示:「販毒集團正尋找那些毫無戒心的人士來跨境運送毒品,在很多情況下,年老的成年人成為目標,他們在不知情的前提下運送毒品過境。」

刑事律師Arun Maini過往曾出任聯邦檢控官,他指出,販毒集團傳統上以天真、面臨經濟困境的年輕人充當毒品走私犯。現在看起來,他們正在接觸老年人口。

更多要聞二
聖誕燈電池惹火 險毀家園
【明報專訊】聖誕節臨近﹐很多家庭都會放置聖誕樹﹐而為聖誕樹佈置各種燈飾﹐自然用上電池。但在處理沒使用電池時﹐需要注意安全﹐不要將電池與其他易... 詳情
安全成效缺科學證明已准使用 移植醫療器械存大隱憂
【明報專訊】數以百萬計的加拿大人依賴於手術移植的醫療器械來維持正常生活,但不少在加拿大被批准使用的醫療器械原來缺乏科學證據來證明,它們是安全... 詳情
研究指可致情緒低落憂傷抑鬱 市中心建新廈限陰影遮他人
【明報專訊】在房屋價格日趨高昂的多倫多,共管柏文單位仍是不少置業人士的首選。當準買家挑選共管柏文單位時,明亮的光線及無遮擋的景觀通常是主要賣... 詳情
7%房屋氡氣超標 多開抽氣扇可減低風險
【明報專訊】不少屋主都知道一氧化碳是房屋內的無形殺手﹐但對另一名屋內無形殺手──氡氣(radon)卻所知不多﹐隨時對其風險掉以輕心。 ... 詳情
保10年雪櫃用了7年損壞 廠商拒維修僅予八折購新
【明報專訊】有市民用了一台雪櫃7年後﹐因主要部件損壞,便拿着廠商提供的10年保修合約﹐要求對方維修,但遭拒絕。當時﹐廠商只願給該客戶購買另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