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自然﹕環保海鮮 長食長有
【明報專訊】地球資源有限,當人類耗用資源的速度遠超大自然復原的速度時,資源將會殆盡。捕撈海鮮也一樣,如果在過程中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例如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不久將來這些海洋生物就會消失。 想「長食長有」,我們必須坐言起行,選擇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環保海鮮,推動可持續的生活模式。
現時全球約90%的野生漁業資源已被完全捕撈、過度捕撈或枯竭,香港是亞洲人均海鮮消耗量第二高的地區,每年人均食用65.5公斤海鮮,在全球位列第八,可見我們對海洋生態的巨大影響。以香港人熟悉的紅衫魚為例,隨魚獲減少供不應求,其批發價自2010年,短短8年已經升近4倍。
減化學養殖底拖網捕撈
不論是飼養或捕捉野生的海鮮,在生產或捕撈過程中,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即屬環保海鮮。養殖海鮮方面,使用來自孵育場的魚苗、可追溯的飼料,以及避免過度使用化學藥物或密集式養殖,消費者選擇這些海鮮有助保護海洋生態。就野外捕撈而言,可持續漁業會避免捕捉已遭過度捕撈的物種,並避免使用會造成破壞的捕捉方法,例如底拖網和山埃等,以減低對環境及海洋生態的影響。
在香港較常見的環保海鮮包括中國養殖的鯇魚,因其草食習性,生長過程中碳排放和生態足印都較低,消費者選擇牠們有助達到可持續發展。相反,日本鰻魚已被過度捕撈,即使是在中國大陸、日本或台灣養殖,其魚苗也是從野外水域捕捉,日本鰻魚2014年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級別,可見我們對海鮮的選擇足以影響海洋生態。
挑選海鮮 留意環保標籤
作為消費者,我們有責任了解不同海鮮的生產過程,選擇對生態影響較小的環保海鮮。最直接的方法是留意市面上環保海鮮標籤,如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MSC)及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ASC)均是常見的環保海鮮標籤發出機構,它們會根據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養殖手法是否恰當及負責任等條件,審批和認證相關海鮮,助消費者分辨和選擇環保海鮮。
海鮮按指引分3類
想更仔細了解如何選擇不同海鮮,不妨參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的《海鮮選擇指引》。指引涵蓋超過70種市面常見的海鮮品種,根據海鮮的可持續性與品種、生產方法及來源地,劃分3個類別:「綠色-建議」、「黃色-想清楚」和「紅色-避免」。要留意的是,不同地區的漁業以不同模式運作,同一海鮮品種於不同地區的可持續性會有不同,例如東星斑在東南亞遭過度捕撈,屬「紅色-避免」類別的海鮮,澳洲的東星斑數量則維持在相對正常的水平,為「綠色-建議」類別。大家可以下載《海鮮選擇指引》手機應用程式,輕鬆查看指引。
■知多點
環保海鮮周
WWF香港分會先後於2011年及2015年舉辦「環保海鮮周」,與餐飲業界合作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環保海鮮菜式,宣揚環保海鮮的重要。2018年第三屆「環保海鮮周」,首次有超市集團加入,有望令環保海鮮更為普及和大眾化。在2018年11月10至18日,參與餐廳會參考《海鮮選擇指引》設計環保海鮮菜單,超市也會參照指引向顧客提供環保海鮮。大家可以在WWF香港分會網站看到參與的酒店、餐廳及零售商戶名單,更可簽名支持是次活動,響應環保。同時,大家更可身體力行,參與活動期間在觀塘海濱舉辦的重拾本地鮮味市集,想一想可以如何保護屬於我們的珍貴海洋資源。
文、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通通識 第5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