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學會倡元朗收地擴行人路 取代起天橋
【明報專訊】政府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造價逾17億元的元朗行人天橋撥款申請,備受爭議。5個專業學會昨聯合召開記者會,再度表明反對興建上述行人天橋,冀公眾和議員能將規劃推倒重來。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沐文稱,擬建天橋距人流集中位置350米,市民不會繞道天橋而行,天橋無法解決行人擠塞問題。5個學會反建議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市中心輕鐵站附近地段,擴闊行人路。
天橋無助紓人擠 銅鑼灣有先例
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及香港城市設計學會的代表,昨日一起見記者。陳沐文說,政府聲稱建橋為解決元朗市中心人車擠塞的問題,但他質疑行人不會用天橋。他以銅鑼灣怡和街為例,政府興建行人天橋以疏導人流,但成效不彰,運輸署最後要加設極闊的過路處及行人專用區解決問題。他說,擬建天橋位處元朗明渠上,阻礙通風及景觀,而為建橋移除37棵樹木,與「宜居城市」方向背道而馳。
陳強調,5個學會不是「逢橋必反」,而是要考慮建橋的價值,若不符價值,「莫說17億(元),即使1.7億也不應該建」。他們原本建議在青山公路近明渠建較短的天橋,但最終認為有其他替代方案解決人流擠擁問題,包括擴闊行人路、重置過路點、解決違泊和非法上落貨等問題。根據5個學會的分析,元朗市行人擠塞點主要有兩個,分別為青山公路近康樂路輕鐵站及青山公路近大棠路輕鐵站。該兩處因舊樓結構,使行人路不足兩米闊,較正常行人路窄一半,造成人流樽頸。
兩樽頸位行人路較正常窄一半
身兼元朗區議員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認為,以收回土地條例擴闊行人路可行,而政府擬建的天橋不能解決元朗人流集中地的擠塞,認為五大學會的建議針對區情,期望政府聽專業意見。同為元朗區議員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則說,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是給難題政府,因為要安置商戶和居民,變化「翻天覆地」,非短時間可做到,質疑其可行性。他又說,元朗人口仍在增加,按政府數據加建天橋能減輕最繁忙路段的人流負擔,有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