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憶與癌病人打機互勉 「他已離線4年」
【明報專訊】與病人打成一片的八十後護士,透過網上遊戲與患者互相鼓勵,惜病人難敵病魔「下線」,令他傷痛如「失去永久的朋友」。在同事安慰下,他領悟醫護要經常面對生死,對病人要有同理心外,亦要適當抽離情感,免影響工作。已任護士8年的他,曾企圖當「逃兵」轉行,但思前想後始終感覺護士才是其生命崗位,更立志緊守崗位,服務患者。
讀護理非初衷 申轉讀會計失敗
「從沒想過當護士,當時見有大學收就讀(護理系)。」31歲的江家鴻,2010年大學畢業至今,一直在瑪麗醫院臨牀腫瘤科病房任護士。他因會考成績未如理想,縱使高考成績不俗,仍無法冲上雲霄當飛機師,報大學時選擇護理系,因「畢業後收入穩定,讀住先」。
「大學時因電視劇流行金融才俊,覺得好有型。」江家鴻曾申請轉讀會計,但結果轉科失敗,繼續留在護理系。直到實習與接觸病人,才找到護士的使命感,更放棄畢業旅行,改到美國交流增進護理知識。
病人離世情緒受困 學會適當抽離
江解釋,臨牀腫瘤科的病人確診時多已屬中末期,療程亦較漫長,其間護士要從旁協助及陪伴。初到醫院工作時,他雖常碰壁,但很投入與病人建立關係,曾遇到確診骨癌的年輕男子,及後跟進該病人療程時,發現二人有玩同一網上遊戲,遂透過網上遊戲互相鼓勵,「他叫我工作加油,我叫他化療加油」。惜該病人一年多後離世,江說那段日子很難過,「他看着我成長,但我看着他病情愈來愈差」。
江家鴻的情緒一度受困擾,幸在同僚安慰鼓勵下走出陰霾,並學會適當地抽離對病人的情感。最近開啟該網上遊戲,他看到該病人的帳戶,赫然發現「他已offline(下線)4年」。
為病人製提示卡 獲醫局頒發優秀青年獎
江自言多年來成長不少,亦學會尊重患者意願。曾有快完成化療的病人難抵副作用,嚎哭尋死冀放棄治療。江獲悉後輕拍其膊頭,表示明白其痛苦,不會強迫她完成化療,並安慰道:「無論你的決定如何,我們都會陪你走過」,結果病人冷靜下來。江說「入行後再沒有想過轉行」,更愈來愈投入,亦主動為病人製作提示卡,記錄化療的副作用等,以便跟進,獲同事及病人稱讚,今年更獲醫管局頒發優秀青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