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去年債務7400億
利息開支400億 亞洲企業最多
今年頻賣產套現的海航集團上周五公布去年度財務報表,彭博統計海航借貸成本達321億元(人民幣‧下同)(約400億港元),比2016年的202億上升58.9%,創歷年新高,亦是亞洲的非金融機構中,借貸成本中最高的公司。過去數年海航的利息稅前利潤(EBIT),皆不足以應付利息開支。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根據海航集團年報,去年純利為26.25億元,按年上升80.41%,營業利潤按年上升1倍至108.66億元。不過收入中其中包括多項非經常項目,包括投資收益101.96億元、公允值變化收益37.44億元,以及其他匯兌損失、資產處置收益等,扣除以上項目後,營業總收入減總支出應出現47.34億元虧損。
財新網則表示,扣除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營業外收支淨額三項非經常收益後,海航集團虧損為134.27億元(約166億港元)。
扣除非經常收益 去年蝕166億
海航過去數年以抵押手上資產,高槓桿借貸方式併購,據彭博社統計,去年海航總債務上升21%至5982億元(約7400億港元),利息開支為321億元(約400億港元或51億美元),比亞洲其他非金融企業還要高(見圖1),例如日本的軟銀集團利息開支為43億美元,中石油的利息開支為33億美元。
雖然近年積極向外併購,去年海航的總資產按年上升21%至1.23萬億元,不過盈利能力卻比不上同業,海航的利息稅前利潤只有296億元,不但低於利息開支,其資產回報率只有0.2%,為全球同等規模的非金融企業中表現最差之一。
海航年報顯示,今年將有558.11億元(約692億港元)非流動負債到期,金額比去年上升1倍;短期負債上升25%至1926億元,超過海航現金和盈利所能支持(去年底為1762億元),顯示海航出現緊急的流動資金需要。
今年692億非流動負債到期
海航董事局主席陳峰今年1月承認,因集團大量併購,令海航陷周轉不靈,中國經濟由快速增長轉向溫和增長,亦對海航獲取新融資構成衝擊。為應對流動性問題,海航在去年下半年起頻頻出售資產,至今已出售130億美元資產,市傳海航向中國的銀行表示,上半年將出售160億美元資產。不過,除了年報所披露的數據,海航集團還有大量的表外資產。
據內地傳媒報道,海航集團副董事長譚向東去年11月曾透露,海航集團擁有1萬多億元的表外管理資產,整體資產規模為2.5萬億元。譚向東未說明這些表外資產是如何形成的,更沒有披露表外負債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