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加價2.6%
【明報專訊】教育局昨公布下學年課本價格,印刷及電子課本價格較去年平均升2.6%,加幅較上年微升0.5個百分點。局方稱近年課本價格升幅溫和,反映各項措施已見成效。有教科書書店負責人表示,教科書要每年加價才能「回本」,2.6%對比數年前普遍加逾3%已算低。
教育局的專欄「局中人語」昨天以〈多元優質課程資源 促進學與教效能〉為題發文,表示近年已有更多電子教科書通過評審,又引用消費者委員會去年9月的調查報告指出,大部分學校會自編教材或向出版社訂製校本版教科書,認為部分學校更因而不需要學生購買課本,減省購書開支。不過,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表示,雖然愈來愈多學校在某些科目自訂教材,但大部分學校仍需學生購買實體書,而電子書則「未成大氣候,不是太普遍」。
津中議會指電子書非普遍
書價連年上升,教育局續提供「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和綜援協助有經濟需要的學生支付書簿費。局方指在2017/18學年,受惠於兩個計劃的學生人數佔全港中、小學生人數約四成,每名受惠學生的平均津貼額較上年度上升約3%,津貼總額約11.5億元。
20多本中小教科書加逾4%
本報查閱2018的〈適用書目表〉,發現加價超過4%的書大約有20多本,全部都是小學和中學教科書,幼稚園教科書則最多加4%以下。小學教科書加幅最多的是音樂書《新小學音樂》,一套價錢為606元,加價5.2%;其次為同一出版社的小學音樂書《全新Do Re Mi》,加價4.9%後每套售642元。中學方面,加幅最多的是初中歷史和中史科,書名分別為《漫遊世界史》和《初中中國歷史》,兩者都加價4.6%,售價分別為975和528元。
書店稱學生減少成本升
售賣教科書多年的漢榮書局老闆石漢基表示,一般教科書需5至10年回本,但本港學生人數近年一直下降,令出版社減少印書,變相令成本上升,以往書價加幅至少3%,但近兩年都不超過3%,「加幅算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