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除傻人標籤 黃仁龍:宣傳深度要像#me too

[2018.04.04] 發表
黃仁龍(圖)笑言自己都有工作壓力大得令妻子感到「生人勿近」的時候,於是會看看手機,環顧朋友面對的問題,然後逐一慰問他們,「打完10個WhatsApp,會舒服多,這是一種釋放,否則會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問『點解我如此不順利』,會好負面,但焦點不在自己時,個人會放鬆」。(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盼去除精神病標籤,但有政府部門未「以身作則」,例如警方案件分類中,「insane person found」就一直被前線譯作「傻人發現」,連帶向傳媒發放案件資料時亦用上「傻人發現」;另有立法會議員曾作出歧視精神病的言論。委員會主席黃仁龍認為,扭轉社會歧視需長遠推動,「如tide(形勢)一轉,會變成說這些話的人被歧視」。

指扭轉歧視需長遠推動

「I have a dream!」黃仁龍期望諮詢委員會可建構齊集政府及民間精神健康服務的平台,動員整個社會,令宣傳深化得像「#me too」浪潮。「未來我有另一個字眼,針對精神健康求助,你(在網上)打呢個字,就找到我們的平台。任何人一想到這方面,就按入去。」黃仁龍說。

預算案撥5000萬元作精神健康公眾教育,尚待衛生署策劃。黃認為宣傳需仔細、有針對性,不是白花5000萬元便算,「要想得通透,一推出時,我強調要有效果,要有用」。

「日後他們(衛生署)給我看(宣傳建議)時,我未必同意,不是講笑,假設他說要做以前的API(政府宣傳片),我完全不會收貨。」黃仁龍任律政司時,曾任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主席,「當時宣傳『不可一‧不可再』,不是典型的API,是比較另類」。黃口中的禁毒宣傳是政府於2008年推出的兩年禁毒運動,商台叱咤903及天比高創作伙伴曾參與,由組合農夫唱主題曲。

然而,風氣改變難在一朝一夕,黃仁龍說:「講真,我做青少年禁毒,有人會叫軟性毒品、濫用藥物,我話不是,這是吸毒,但都改不到,好難改。」

「傻人發現」 前線警改不了口

現有不少精神病負面標籤深入民心,警方向傳媒發放案件資料時,亦有「傻人發現」的案件分類,據悉,警方多年前曾出通告指這個案件分類應為「發現精神有問題人士」,但前線警員改不了。警方上周回應本報稱,「發現精神有問題人士」已於2013年更新為「發現懷疑精神紊亂人士」。此外,立法會議員蔣麗芸批評拉布時,亦曾以精神病比喻:「精神病醫生聽精神病人講太多,聽到自己都黐線。」

風氣一轉 歧視人會千夫所指

黃仁龍認為這是社會氛圍問題,如大方向在扭轉,「你前線警員仍叫『傻人發現』,會千夫所指」。他相信改變上述情况需時,要長遠推動。

明報記者 曾映妹 冼韻姬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韓國人氣男團BigBang前年3月在韓國首爾開演唱會,本港一男一女騙徒透過社交媒體Instagram訛稱出售演唱會門票,誘使60... 詳情
復活節假期參與駐軍步操訓練  5制服團軍營學唱《強軍戰歌》
【明報專訊】本報上月報道,有部分青少年制服團體在復活節期間獲邀參與解放軍駐港部隊的步操訓練班。本報收到訓練期間的影片和相片,顯示除了有軍官教... 詳情
5社福機構高層去年津貼逾10萬 被批肥上瘦下
【明報專訊】社署去年度開始,把合資格社福機構的最高3層職員薪酬報告上網供查閱。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下稱社福工會)整合資料後,發現有5間社福機... 詳情
【明報專訊】社福機構高層薪酬水平備受關注,近年屢被指「肥上瘦下」,影響社福機構形象,亦打擊前線士氣。社署去年底由「優化整筆撥款津助制度檢討專... 詳情
社工跟進學生8%涉自殺  band 1最多
【明報專訊】學生自殺受關注,社聯調查發現,現時獲社工跟進的近3萬宗學生個案中,有自殺念頭或行為的「自殺問題個案」佔8%,而持續出現暴躁、易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