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周六(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由2970名代表選舉出新一屆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全票連任新一屆國家主席及國家中央軍委主席,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前書記王岐山則在一票反對之下,當選國家副主席。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則全票當選全國人大委員長。
王岐山作為上一屆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自2012年擔任中共中紀委書記以來,與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攜手掀起了中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反腐敗運動,顯示出鐵腕魄力,但在去年10月舉行的中共十九大上因年齡限制未入選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同時,卸任中紀委書記職務。在卸任的三個月裏,王岐山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
「救火隊長」復出
在擔任中紀委書記之前,王岐山曾擔任過央行副行長、北京市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職,在經濟、金融、外交等多領域具備才幹,素有「救火隊長」之稱。
在習王反腐的五年中,二人分工配合,對中國的吏治腐敗進行了徹底地清理,可謂功不可沒。而在中共反腐告一段落之後,王岐山回到其他棘手的戰略領域的可能性增大。
保證第二期改革落實
中共當下面臨的戰略問題,國內方面,除了已見成效的反腐和監察委制度的確立,目前更具挑戰性的是如何對之前作出的改革方案以及進一步的改革進行落實和執行,這不僅面對着始終難以觸動的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這個「硬骨頭」,更加困難的是,當前每個領域的問題(經濟金融社會醫療教育等)千頭萬緒,錯綜複雜,亟待一位雷厲風行而又深諳體制弊病的能臣悍將來操盤。
而過去五年的改革,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至此第二個任期之際,如何保證改革落實當為首要難題。
而國際方面,中國近些年表現出一種強勢崛起的態勢,更多地介入到全球化治理,國際層面面臨著棘手的地緣政治和大國博弈問題。尤其是中國提出要在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如何從一個經濟大國順利地提升綜合影響力成為一個真正的現代化強國,將是更為棘手,也更具挑戰性的任務。
因此,在中國近些年強勢崛起,走向大國博弈的當下,王岐山更多地參與外交工作和中美關係問題的可能性提升,為中國更為積極地參與全球化和應對國際競爭貢獻力量。當然,也有分析認為,反腐立場強硬的王岐山主管或協助港澳事務,整治香港亂象,亦有可能。
職位可虛可實
國家副主席是中國國家級副職領導人,其職位可虛可實。在中國歷史上,擔任過此職的既有中共元老如朱德、董必武和王震等,也有非中共人士如宋慶齡和榮毅仁,而胡錦濤和習近平也擔任過國家副主席,上一任國家副主席為李源潮。如今由王岐山擔任國家副主席,該職位可能被授於更多實權。
如此,在國家主席和國家副主席這一國家領導人體制下,習近平和王岐山的再度聯手,將成為中國進入習近平第二任期的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