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拆解﹕青年入政府 增管治效能?
【明報專訊】卷一 資料回應題
增加青年加入政府架構,在多大程度上能提升香港政府的管治效能?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8分)
◆資料A
政府公開招募青年參與「青年委員自薦試行計劃」,邀請18至35歲的青年自薦成為5個指定委員會成員。「禁毒常務委員會」、「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公民教育委員會」、「環境運動委員會」和「青年發展委員會」將作為第一批吸納自薦青年委員的諮詢組織,共提供11個名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的目標是將各諮詢委員會的青年成員比率由現時約8%增至15%。
另外,中央政策組將改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聘請20至30名有意從事政策研究的青年加入,月薪由3萬至9.5萬元,主要負責政策研究和創新、提升公眾參與,以及協助統籌由政府高層選定的跨局政策。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資料B
「青年看公眾諮詢的不足與障礙」調查結果*(見表)
■學生試答﹕.立論.例證.駁論
答題框架∕學生答案∕教師評語∕(見圖表)
◆教師總評
?嘗試展示多角度,並能從青年的特點和能力分析,例如解釋他們具有的資訊科技能力,以及對青年的認識,均可針對題目
?能運用資料內容,分階段使用資料B的數據,以帶出一些社會情况。另外,駁論嘗試以資料作例證,並加以回應,方向可取
?可以運用更多所學的概念。此題目明顯針對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同學曾學習不少相關概念,例如自我形象、自尊、朋輩影響等,都可以用作答題
?個別段落,例如第一段,運用數據後只能舉出答題方向,未有實質例子解釋,較為可惜
?末段的回應雖然嘗試補充新觀點,但似乎與之前的駁論關係不大,有點勉強
?成績:5/8
拆題
?「增加青年加入政府架構」:這是前設,即在這個特定的渠道下,讓更多青年參與社會事務
?「提升香港政府的管治效能」:這是目的,即以上述渠道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同學可能對管治效能的理解不清楚,如果先定義,再根據此定義作解釋亦可
答題策略
?立場清晰,並與相關觀點的篇幅對應
?從多角度分析施政效能的不同向度
?能針對青年的特質,例如他們所擁有的技能、他們在處理青年問題上的貢獻等
?運用概念,例如「政治冷感」、「能力感」等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通識科主任 劉錦輝
[通通識 第5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