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料A
資料來源:〈尊子漫畫〉,《明報》,2018.01.17
.聯繫時事議題.
世界經濟論壇(WEF)於1月23日至26日在瑞士滑雪度假勝地達沃斯召開。雖然股市創新高,英美均減企業稅,各大經濟體皆見增長,但與會者愈來愈關注當下「回報高、焦慮大」的社會氣氛,擔心貧富差距擴大令民粹主義變熾。
樂施會:最富1%擁全球82%財富
達沃斯論壇向來被視為全球最富裕1%人的俱樂部。樂施會22日便趁達沃斯論壇召開前夕發表報告稱,2017年度約佔82%收益悉歸世界最富裕的1%人口,五成赤貧人口生活毫無改善。
不過,貧富懸殊愈來愈受關注。紐約研究組織Conference Board在18日發表《CEO挑戰》調查報告,顯示「貧富懸殊」已是受訪的50個國家、逾1000名行政總裁等企業高層第七大最關注事項,排名較2017年的第18位躍升11級。主持今屆達沃斯會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亦說:「我發現愈來愈多世界領袖擔心貧富過分懸殊。」全球最大財富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行政總裁芬克(Larry Fink)在1月初致各大企業負責人的周年信件中表示,有資金者縱有高回報,但同時世界各地有許多人面對低利率、低工資增長兼不完善退休保障,使貧富關係緊張。他認為不能單靠政府解決貧富不均,呼籲企業不要只顧牟取股東最大利益而該有「社會良知」。
資料來源:〈精英雲集達沃斯 貧富懸殊成焦點〉,《明報》,2018.01.23
◆資料B
「貧窮線」訂立可基於「相對貧窮」和「絕對貧窮」,其中世界銀行和中國的扶貧標準線是採用「絕對貧窮」概念,「對象主要是針對發展中國家的貧窮情?」。香港「貧窮線」與其他已發展地區一樣,採用「相對貧窮」概念,「我們以稅前和社會福利轉移前每月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作為貧窮線。在統計上,當收入不均系數(如堅尼系數)愈高,中位數的一半以下的住戶便會愈多」。
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提到,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只要再「派」多148億元給仍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便可以「滅貧」,但他表示,除了要問是否應用「派錢」來解決「相對貧窮」現象,亦要考慮「純派錢」制度會否帶來行為改變。
他舉例,一個二人住戶收入為6000元,而二人住戶「貧窮線」是9000元,若政策是不論差距都派差距金額,部分住戶便有可能「賺少些」,部分住戶甚至會失去動機找機會「賺多些」,「正所謂『做又九千,唔做又九千』。只要有部分住戶減少收入,148億元便不足以滅貧,要不斷加碼,只會造成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仿內地訂「徹底滅貧」目標? 羅致光:香港無可能 指派錢或致惡性循環〉《明報》即時新聞,2017.11.12
◇漫畫信息解讀
作答結構:
1. 主題句:作者藉股市創新高和長者在垃圾桶拾飯吃的對比,諷刺在股市繁榮的背後,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愈趨嚴重。
2. 說畫:漫畫中一名長者正在翻找垃圾桶,並在旁邊吃飯盒。同時有市民指出今日的股票市場再創新高,並指升勢將會持續。
3. 解畫:從漫畫的對話可見,香港的整體經濟正持續向好。其中一個經濟指標——恒生指數正不斷上升,意味社會上較上層的人如投資者或企業將能賺取更多財富。另一方面,香港有不少人仍然活於貧窮當中,包括漫畫所示的長者仍要靠拾荒維生,三餐溫飽對他們是生活一大難題。由此可見,並非社會上每一個人都能分享經濟繁榮的成果,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正愈趨嚴重。
◇相關單元
單元二:今日香港
(主題1:生活素質)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生活素質的優次有什麼不同看法?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有急切的需要?什麼人可作出相關決定?為什麼?
?不同人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什麼貢獻?有什麼障礙?在沒清除障礙的情况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聯繫相關概念
生活素質
貧富懸殊
長者貧窮
■問題及答題指引
1. 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派錢」能有效解決香港的貧窮問題?
參考答案
◆正方
覆蓋度方面:
「派錢」能令全港所有合資格市民得益。他們不需要經過資產審查程序,一些因未能通過資產或入息審查而未能得到政府其他資助的貧窮者或「N無人士」亦能在「派錢」中受惠。由此可見,「派錢」可以協助絕大部分香港市民增加收入,為他們提供更多金錢來購買日常必需品和支付經常開支,改善他們的生活素質。
即時性方面:
由於「派錢」金額會在短時間內存入所有香港市民的銀行帳戶,相比起其他政策,如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再培訓或退休保障,「派錢」能即時照顧他們的需要。現時,香港有不少貧窮者如露宿者和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十分拮据,甚至連負擔日常生活開支也成問題。「派錢」能為他們提供即時的經濟援助,協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燃眉之急。
◆反方
長遠方面:
由於「派錢」只是一次過的經濟援助,當貧窮者用完這一筆過的金額後,他們的生活便會繼續受貧窮問題困擾。由此可見,其他政府的扶貧政策如綜援或交通津貼,較能持續地協助他們,而「派錢」只能短暫地為貧窮者解決部分經濟上的問題,未能長遠改善他們的生活素質。
根本性方面:
貧窮問題其中一個成因是貧窮者的教育程度和社會向上流動不足,他們較難透過尋找待遇較佳的工作脫貧。然而「派錢」只是透過經濟援助來暫時改善他們的生活素質,未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相比之下,其他方法如為貧窮者提供更多教育上的援助,較能解決貧窮的根本成因。
文:通識科教師 呂成傑
[通通識 第5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