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 :間質性腎炎﹖
腎炎(nephritis)大致可分為感染性(infectious)和非感染性(non-infectious),非感染性又可分為腎小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和間質性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上幾期已討論過感染性腎炎之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和非感染性腎炎之腎小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今期將與大家繼續探討非感染性腎炎之間質性腎炎。
間質性腎炎是腎小管(kidney tubules)之間腫脹引起的腎病,腎臟的主要功能是將血液過濾,把新陳代謝廢物排出體外,腎小管則從腎濾液中將水份及重要的有機物質再吸收、並將身體不需要的物質排放到尿液中,再排出體外,腎小管腫脹會導致多個症狀,而症狀可以是急性或慢性。最常見的症狀是尿量減少,但在某些個案反而是尿量增加,但在某些患者尿量可能是完全正常的,其他症狀包括:發燒、血尿、噁心、嘔吐、疲倦、虛脫、迷亂、皮疹、血壓高、水腫及體重增加和身體腫脹的感覺等。
急性間質性腎炎通常是因過敏反應引起的,大多數是對藥物產生過敏反應而起的,超過一百種藥物會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大多數屬於以下幾類藥物:(一)抗生素(antibiotics,用來醫治細菌感染)、(二)非類固醇消炎藥(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簡稱NSAID,用來醫治筋、骨、肌肉等發炎)、(三)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簡稱PPI,用來醫治胃酸分泌過多)等,藥物過敏反應通常都是在年長的患者會較嚴重、及會導致永久性腎損傷。非過敏性間質性腎炎也可以是急性或慢性,慢性的通常是因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orders)、例如紅斑狼瘡(lupus erythematosus)等;低血鉀水平;高血鈣水平;某些感染等。
年齡較大的病人有較高患上急性間質性腎炎的風險,原因是他們經常需要服用多種藥物,此外,他們會在服用多種藥物時出現混亂的情況。其他高危人士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的人、肉樣瘤病(sarcoidosis)患者等。
確診間質性腎炎,醫生會向患者及家人查詢詳細的病史及作仔細的臨床檢查,並按實際情況作適當的檢查,包括:(一)尿液分析(urinalysis);(二)血液檢查;(三)成像測試(Imaging tests),例如X光、超聲波、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等;(四)腎活組織檢查(Kidney biopsy)等。
治療間質性腎炎取決於致病的病因,因藥物過敏反應導致的急性間質性腎炎所需的唯一治療方法就是停止繼續服用致病的藥物,因其他病因引起的可服用消炎藥,通常盡早治療會得到完全的復原。不過,間質性腎炎也會導致永久性腎損傷,患者需要接受腎透析、甚至換腎。在治療期間,患者需要採用低鹽及低蛋白質的膳食。
患上間質性腎炎的預後取決於所患的種類和腎臟受損的程度,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若是因藥物過敏反應引起的及致病的病因受到適當的治療後,患者都會得到完全的康復,並不會惡化至永久性腎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