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面對高通脹
債市為股市提供安全網
【明報專訊】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潘迪藍說﹐近日投資者拋售美股,反映出他們對美國通脹、經濟過熱和預算赤字的憂慮﹐這些憂慮不是沒有根據。美國經濟的長期前景有相當高的機會面對高通脹,多個因素造成這個局面,包括:在不適當的時間減稅、政府開支急增,以及過於溫和的聯儲局要再等兩年或以上,才會將貨幣政策完全轉向積極反通脹的模式。
對於資產配置,通脹或經濟前景如何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大多數投資者和聯儲局是否認同這些觀點。
潘迪藍指出﹐即使聯儲局在發表最新的會議紀錄後,美國國庫債券的孳息率進一步上升,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的孳息率上升到2.95厘,是2014年初以來最高的水平;3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的孳息率上升到3.22厘,是2015年中以來最高的水平,上述問題的答案依然明顯是否定的。
投資者對於美國通脹和經濟增長的擔憂,不算很大,因為從歷史標準看,現時的數據仍然屬於非常溫和。畢竟,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在3厘至3.25厘的範圍內,與美國GDP的名義增長率由過去10年的平均數2.9%,上升到大多數經濟預測所指的4.5%以上,仍有距離,更不用說特朗普政府的財政計劃需要的5%到6%增幅。
在未來,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與GDP名義增長率之間的差距早晚縮小。那不是因為孳息率急劇上升,就是GDP增長率遠遠低於預期。但是,在未來1年左右,這兩種情形出現的機會仍然很低。
潘迪藍又認為﹐不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地區,GDP增長在未來一年都不大可能放緩。反而,考慮到美國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以及歐洲撤回緊縮政策,全球各地區的財政政策仍然十分寬鬆,消費者和商業信心持續高企,GDP增長加速還有一些可能(除了中國大陸可能例外)。
那麼債券孳息率又如何?如果經濟持續增長,債券孳息率會否上升到GDP名義增長率的4%甚至5%的新標準?
至少在未來一年左右,出現這種情形的可能性都很低。潘迪藍指出﹐原因主要有三個。
首先,金融海嘯在10年前爆發後,通縮和滯脹的想法深入民心,這需要很多個月﹐甚至很多年的連貫一致和不容置疑的證據,才能說服投資者和各國央行,長期的較高增長及/或通脹是有可能的。
其次,各國對銀行和退休基金的監管,日本和歐洲的量化寬鬆政策以及金融抑制(指政府採取的手段,可以令利率、匯率等出現扭曲),會確保政府債券持續有需求,價格遠高於任何合理的基本價值估計。債券價格高,孳息率自然較低。
第三,即使投資者開始接受債券孳息率較高的事實,例如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的孳息率上升至3厘,或者3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的孳息率上升至3.5厘等心理關口,他們的經驗和直覺也會迫使他們「逢低必買」。畢竟,在過去30多年,債券投資者已經被教育至相信美國股市每次大跌,都應該買入債券﹐債券「逢低必買」似條件反射。
每當股票價格突然大跌,這種反射作用就會變得不可抗拒,因為在股票被拋售時買入債券這種做法在以往30多年都行之有效。這意味著,債券市場繼續為股市崩盤提供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