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努力,天幫忙」 京城又見藍天
每年的北京,空氣質量都是例牌關注重點,不止是新聞題材,上京的記者也要考慮是否準備口罩等物資。
自2017年冬天起,無論是官方數據還是在京朋友、同事的感受,都覺得藍天有所增加。昨日從天安門廣場眺望,可見遠處有一層薄薄的霧霾,但正常呼吸並不覺得有異。昨日北京PM2.5指數為110(輕度污染),北京朋友說這在近期「算差」,如果110都「算差」的話,那就意味着過去幾年動輒300、500的重污染日子已經很少有了。
記者第一次見到沙塵暴是在多年前的兩會期間,看着一層黃沙從國家博物館方向自西向東席捲天安門廣場,代表委員都不得不掩住口鼻或是戴上口罩。後來沙塵暴(PM10)變成了PM2.5,空氣中的味道也從「泥味」變成了「燒垃圾味」,記者如果不戴口罩,輕則咳嗽,重則頭痛,對工作也造成影響。
至於今年空氣為何會好轉,固然是京津冀地區嚴控排污以及「煤改氣」的推進有關,這着實有點殘忍,北京人民的藍天白雲,是建立在河北小朋友捱凍「操場跑步取暖」上的,背後還有煤企勁蝕、產煤大省經濟倒退等巨大代價。與此同時,今年冬天天公作美,西北風源源不斷吹走霧霾,上周一度停風又出現重污染天氣。全國政協發言人王國慶昨日被問到空氣整治成果時說「人努力、天幫忙」算是夠誠實,希望有天可以實現「成事在人」。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