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看點多 經改分量足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於3月5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將於3月3日分別在北京開幕。相比往屆,是次兩會看點不少,包括將會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審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國家監察法等。然而,經濟改革仍將是兩會的重頭戲。
今年是中共十九大後的開局之年,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2016-2020)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此前,地方兩會陸續召開,「高品質發展、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樓市調控、租購並舉」成為熱詞。據過往經驗判斷,這些「熱詞」傳遞的政策資訊,應對今年的全國兩會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其一、推出「高品質經濟發展目標」。在全國31個省份中,目前有19個省份下調了今年GDP增長目標,並推出「高品質的發展目標」。
其二、供給側改革向「補短板」轉變。今年以來,全國多個省份已提出傳統產業要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變的戰略,意在補齊傳統產業的「短板」,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
其三、精準脫貧助力鄉村振興。在十九大報告中,重點提及「鄉村振興戰略」。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及中央今年的「一號文件」中,均對「鄉村振興」持續發力給出了政策支撐。其中,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是今年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內容。
其四、房地產調控向「租購並舉」傾斜。從十九大報告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以看出,加大租賃市場供地力度、多管道籌措租賃房源、加快形成「租購並舉」新格局,是2018年全國完善房地產調控的總體方向。相關表述,已被寫入地方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本次全國兩會,料將發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對外開放的強音,釋出包含經改在內的「超預期」政策信息和舉措。而鞏固近年以來反腐成果,健全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預料也將成為本次全國兩會的焦點議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