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培育卵子首成功
患癌婦女生育福音
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內成功把人類卵子細胞從初期階段培育至完全成熟,意味着患癌婦女未來在接受癌症治療前可將早期卵子細胞冷藏,將來培育成熟後與精子結合產子。然而,目前測試的成功率不高,仍需進一步研究。
該研究周五在《分子人類生殖》(Molecular Human Reproduction)發表,美國紐約和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學者首先把未成熟的卵子細胞連同卵巢組織一同培育,8天後把卵巢細胞上的卵泡分離出來再獨立培育出卵母細胞,直至發育成為卵子,是人類卵子首次在人體外培育成熟。培育過程中,氧氣水平、荷爾蒙、蛋白質均須嚴格控制,以提供合適環境刺激細胞生長。
現行方法存癌復發風險
目前,癌症婦女希望治病後再生育,可先接受手術移除部分卵巢組織,待她們完成治療後,再把組織植入體內,恢復生育能力;另一方法是先把發育成熟的卵子或胚胎冷藏,後再植回子宮。不過,再植入的卵巢組織或卵子若有異常,可能會令癌症復發。
新技術則可事先冷藏卵子細胞,再於實驗室內培育至成熟階段,待婦女完成治療後才讓卵子受精成為胚胎,提供更安全的選擇。
成功率僅10% 未足正式應用
然而,測試仍有問題需解決。首先,卵子發育完全成熟的成功率只有10%,顯示技術仍不足以正式投入應用;而且研究中的卵子並未受精,因而不確定受孕機率有多高。愛丁堡大學負責研究的特爾弗(Evelyn Telfer)教授承認,仍需要改善培育的環境和測試卵子的質素:「不過在臨牀應用之外,這亦有助了解人類卵子發育的機制。」
此外,卵子在發育至成熟的過程中,需捨棄一半的遺傳基因(DNA),否則往後當卵子與精子結合時會攜帶過多DNA。多餘的DNA會被放入名為「極體」(Polar body)的小型細胞,但今次研究的卵子極體異常地大,這可能反映不正常發展。研究員認為,未來可靠改善技術解決。業內科學家亦普遍讚揚今次研究結果,但同時指出有需要比較這種卵子和正常卵子的分別,並認為需更多研究才能調整成安全及有效的治療技術。(衛報/BBC/獨立報)